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仙宋> 第893章 公主婚议、君臣再斗智(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3章 公主婚议、君臣再斗智(下)(1 / 2)

作为一个父亲,赵佶在听到刘行这番话后他会怎么做呢?

他先是暗自惊诧、接着鼓起勇气强撑着大声说出了他反对的话来:“你虽位高权重、当为最佳人选。然则你与种家娘子已行婚配,又与杨沂中之妹定了新约。一妻一妾已有,皇家从无公主为人做妾室之事。你若强娶和福长公主,新法信也定为欺君。”

耳听赵佶此番话,所有人不由得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了刘行的身上。众人之所以聚焦于刘行身上,就是想看一看这位太傅到底如何应答赵佶这“毫无争议”的辩驳之话。

看到众人的目光,再看看赵佶的表情、尤其是听到他的心声后刘行也是微微有些无奈。

为何会无奈呢?那还要从当下这个封建社会、乃至从前数千年中原婚配传统中定义妻妾的规则说起。

世人都说“一夫多妻制”。其实那话错了、如果现在谁敢当真的说这句话,一定会被人目为不守礼法之徒。

因为在当下这个时代里其实还是一夫一妻制,姬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说出个准确定义,那就只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这个基本的礼法定义,甚至体现在了诸如皇帝下令株连的重罪惩罚上。

妻家和夫家是一种姻亲关系,娶妻是一种家族行为,所以娶妻要由家族来决定。

而纳妾基本就是出于丈夫个人的好恶来决定,这是一种个人行为,因此家族也不会对此负责更在大多数时候不会认同与妾的家族有什么联系。

所以在从前数千年间的连坐、株连制度中从来不包含妾族,因而夫家是不认妾家这门亲戚的。

两个女人或者几个女人同时嫁给一个男人,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这种规则的渊源很是久远、久远到了氏族社会时期。

氏族社会时期有“媵制”,那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再往后便正式出现了“妾”。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

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

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妻家的财物被那叫“聘礼”,可是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却被称为“买妾之资”。

《谷梁传》中有云:“毋为妾为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