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壮哉大唐驸马> 第一一五章:紧张筹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五章:紧张筹备(2 / 2)

接下来的日子,柴令武很忙。

一是礼部检校侍郎的本职工作,礼部作为接待外宾的部门,本来就忙得要死,且由于他横插一脚,礼部准备的表演节目都需要推倒改编,而他作为建议人,自然也要加入其中,好在只要设计节目单,具体怎么搞自有四司之一的礼部司去执行,平时去看看即可。

而另一边的大阅兵才是重中之重,由于这玩意还是他搞出来的,所以必须全程跟进。每天去礼部报到询问之后,便跑去阅兵场,随着李靖等大将着手阅兵仪式。对于阅兵仪式注意的事项,他要比李靖、侯君集、柴绍、李绩、李道宗、段志玄、刘弘基、张亮、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要了解的多。

整个阅兵仪式几乎都是由他来主导,总指挥李靖、侯君集、李绩等将反倒成了协助补充的助手了。

论真才实学,柴令武在这些名将面前,简直就是一个婴儿,但是古代阅兵式很难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强势,而现在阅兵式却是不同。

现代大阅兵本来就是以威慑炫耀为主,每一步都是吸纳了千百年的经验精华,从而形成一套几近完美的的流程。

这种差距,便是李靖、侯君集、李绩再如何的惊才绝艳也无法想象的出。

对此,李靖、侯君集、李绩正副总指挥以及从旁协助的名将也不以为意,只是不住的夸耀柴令武心思细腻,擅抓人心有过人之能。

身为老子的柴绍虽是未作一辞,但眼中不时闪现的欣喜却是出卖了他的心情。

这让诸多名将震惊于柴令武的奇思妙想的同时,也有点酸酸的,一个个都发现有一个了不得的天才儿子,也是一件值得让人自豪的事情。

阅兵的排练进展非常胜利,不过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此次大阅兵,柴令武的本意是把拱卫京畿的归十六卫管辖的二十万全部调集过来,这二十万大军可不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府兵,而是实实在在的职业军、常备军,其战斗力冠绝天下。

这二十万大军全部是杀气腾腾的百战老兵,如果他们一道前来长安参与阅兵式,造成的轰动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对此,好大喜功的李世民自然是没有丝毫意见,但李靖却认为二十万大军太过于劳师动众,而且扣除掉李世民接见四夷使节的时间后,以阅兵的流程来计时的话,二十万大军围长安转上一圈天都要黑了,更不用说一支支的通过承天门了,故而认为十万兵马便足以炫耀出大唐的威势。

李靖的提议很中肯,柴令武也知二十万大军的确太夸张了,所以并未反对。

可即便兵力减半,也耗费了大半日的时间。

这还是次要的,关键问题在于冷兵器时代中没有什么先进装备可秀,仅仅是走过场的话,根本达到不威慑的目的。所以,大阅兵的重头戏在于演练兵马这个环节,只有兵马在拼杀的时候才能体现大唐的军威。

但是长安城内根本没有可以容纳十万大军操练的地方,不管是承天门前广场,还是更为宽阔的朱雀门前广场都无法让十万人同时操练。但如果人数再减,又达不到威慑四夷的目的。

面对这个难题,柴绍指着长安城地图,提议道:“我们把十万大军设定成十个万人大阵,分别从纵向的五条大街、横向的二条大街通过朱雀门前广场,长安中轴的朱雀门大街布有四个万人阵。”

“我看不如这样,等这十个大阵一一接受圣上检阅之后,各就各位,然后让圣上一一的选择几个去朱雀门前广场演练,这样就可以避免了施展不开的问题。”

李靖沉吟半响,最后只能点头道:“唯有按照嗣昌的办法去做了!”

柴令武却道:“不妥!圣上挑选有作弊之嫌,他国使者会认为我们有意挑选精锐中的精锐前去演练,如此也无法取得威慑的效果。”

柴绍也明白此道理,点了点头反问:“那我儿有什么好的提议?”

他们这是私下里商讨,也不显得拘束。

柴令武道:“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各国使节,阅兵时各国使者陪伴在圣上身边观看,我们索性大方一点,让圣上把选择权交给各国使节。既能体现我大唐雄师的自信,又能让各国使节心服口服。当然前提条件是务必保证十万大军个个都是精锐,如果有新兵混在其中,很有可能会出现紧张失误,真要那样可就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李靖眼中也是一亮,笑道:“此举甚好!我大唐劲旅都是英勇善战的百战之士,且训练不辍,所以完全没有顾忌!”

柴令武笑道:“那我就没意见了!”

类似的难题时有发生,但他们这伙人都是当世绝顶的人物,又因为长安的交通四通八达,所以,一起出谋划策之下,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