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壮哉大唐驸马> 第零五一章:道德绑架李世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零五一章:道德绑架李世民(2 / 2)

想到《科举策划方案》中的规章制度,企图扶持寒门士子的李世民对《教育》篇尤其重视。

开篇序文提到“‘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传承之始,先明教育,然后内政外交、文修武备;工艺商业诸端,民族振兴之源,操纵如意。若教育一日不讲,则民智一日不开;民智不开,则冥顽愚蠢,是非不辨,利害不知;若教育一日不兴,则少年不智…是故,千年大计教育为本…”

李世民再三细读序文,心中波澜久久不息。

作为一个知人善任的有为之君,他何尝不知人才的重要。这一番话,几乎说道他心底去了,他看了奋趣÷阁疾书的柴令武一眼,忍不住赞叹出声:“好一个‘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好一个‘千年大计教育为本’…真乃是震人心魄的金石良言、治国至理。”

不待柴令武回应,又迫不及待的继续阅读……

教育篇的第一节理所当然是《义务教育》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全民皆共知之事,但是放到唐朝,义务教育就属于天方夜谭了。不过在柴令武看来,义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大势所趋的必然,更是对科举制度的一个补充。

为什么大唐有两百多万户人口中,只占据极小极小比例的世族,人才的产量却远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平民百姓?

并不是世族子弟生下来就高人一等,而是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

而生活在低层的普通百姓,一是承担不起那昂贵的学习费用,二是历朝历代没有提供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平台,导致他们产生了‘读书改变不了命运,又何必浪费钱’的思想。

本朝即将实行的开科取士,让他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自然就会有了让自家孩子读书的念头,可是,他们承受不住那昂贵的教育成本。而义务教育的诞生,于是就成了他们的福音。

对于朝廷来说,义务教育的诞生一是可以为大唐培养出大量人才,二是能够利用这些人才制约世族门阀。

读完这一节,深谋远虑的李世民一下子就看到了《义务教育》的深远影响。这种教育是一柄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必将对世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结果,绝对是极力打压世族的李世民之所乐见。

李世民激动的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圈,对着还在写‘贞观风骨’的柴令武道:“‘义务教育’好处无穷…可是私塾容不下天下所有少年啊…”

柴令武道:“私塾是世族门阀、官宦权贵培养子弟的地方,交给他们培养的寒门子弟,最后将会成为各大门第的旁枝末节。舅舅若是让私塾培养人才,那简直是给了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招贤纳士了。”

“汉末袁绍无德无能,何以成为诗伐董卓的盟主?何以迅速成为天下第一霸主?不就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把他推上去的吗?”

李世民闻听,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带着求教的语气道:“你觉得应当如何是好?”

柴令武道:“在各县各州各设官学一所,对有志少年进行集中教育。从官学出来的学子,感激的是皇室,效忠的也是大唐王朝。到时您既是皇帝,又是天下寒士的恩师。没准后人还会因为‘教化万民’之德,将您尊为圣人呢。”

李世民双眼一亮,这种事情他真没有想过,大为心动之余,又患得患失的皱眉道:“我大唐360州下辖1557县。若是都办起官学,那么便是1917所,而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州,甚至要创立三到五所官学才合适。这样一来,开支简直大到天上去了!以大唐目前的财政,根本承担不起。”

李世民不是不想干,反而非常热心。只不过是不想因为教育,而拖垮大唐的经济!

柴令武没有丝毫犹豫的点了点头,他也考虑大唐的实际情况,所以这里的义务教育并没有全部免费,而是将学费减到一个大众都接受得了的价格。

而正如李世民所说,大唐地大物博,360州下辖1557县,要想合理安排,少说也要两千所学校,那绝对是一趣÷阁天文数字。

柴令武也沉默了,就算义务教育再如何的超前,再如何的利于文化发展,再如何好处多多,没有钱也无济于事啊。

大跃进要不得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