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三国之襄武大帝>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吾弟赵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吾弟赵云(2 / 2)

这天晚上,刘和伏在栏杆上眺望远处的山谷,赵逸捧着一堆竹简从城下走了上来,见刘和在散心,心领神会的停住了脚步。

“将军赏月景?”

“嗯,秦时明月汉时关,别有一番意味,赵军候还没休息?”

“秦时明月汉时关?好句,好句。”赵逸品味了一番,连连点头,赞叹不已,然后晃了晃手中的竹简,轻声笑道:“军司马命我刚刚整理文书,是要送到广宁的,既然主公在这,就直接交于主公审阅。”

“无碍。”刘和接了过来,轻轻的放在一边,赵逸却没有走,嘴唇动了动,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却又有些不好开口。刘和见了,连忙问道:“军候还有事?”

“那个.....主公!嗯......我想举荐舍弟子龙于主公麾下?”

刘和先是愣了愣,他略一思索:“军候是常山人士?你还有弟弟?”

“嗯,是常山人,家弟名唤赵云,字子龙,今年十七岁。”赵逸露出一些骄傲:“我是文不成武不就,可是我弟弟却比我要强上百倍,将来常山赵家的希望可就在他身上了。”

刘和强忍着笑,心道捡漏了?

他连连点头,赞赏的说道:“军候又何必这么说,我看你文武兼备,以后出人头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难啊。”赵逸心有所感的叹了一声,很无奈的说道:“常山赵家说起来也是名门之后,战国时出过马服君这样的名将,本朝初年也有过南越王这样的族人,一直以武艺传家,奈何如今的大汉重经术,轻武事,纵有浑身武艺,也抵不上一门经术。”他转过头看着刘和,羡慕的说道:“主公能有卢公这样的大儒为师,实在是好福气。”

刘和有些意外,赵云他们家居然和那个南越王赵佗是一脉?听赵逸这意思,好象他们家在常山还算是个大族啊。

“常山赵家代出名将,就没有一个做官的?”刘和疑问。

“做官的当然有,只是做到二千石的一个也没有。”赵逸苦笑道:“我家有两个从兄弟,也有一身的好武艺,可是在县里做来做去也不过是两百石的县尉,因为不通经术,每年的推举都轮不到他们,后来只得花钱疏通了环节,总算找了门路去洛阳做了羽林郎,这品级是升了一些,仕途却还是没着落,都快十年了,钱财花了无数,也没有见他们升迁。”

“是吗?”刘和有些不太敢相信。

“主公出身宗室,有些官场规矩...”赵逸的脸上有些说不出的悲哀:“不光我常山赵家如此,大汉的武人概莫例外。别的不说,就说那名头最响的凉州三明吧?”

刘和点点头,凉州三明指是就是凉州籍的三位名将,皇甫规皇甫威明,张奂张然明,段颎段纪明。

“这三人可谓是我大汉武人的代表,可是他们在朝堂上依然难以立足。皇甫威明虽然是名将,但士人们却看不起他,党事大起之时,天下名贤多被牵连其中,皇甫威明却不在党人名录上,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是个武人。后来他自已上书说附党,这才引起了党人们的注意,说他有气节,是个贤人。

张然明虽然是个武将,可是在尚书上的造诣恐怕一般的儒生也不敢比肩,又有什么用?因为他是个武人,所以学问再好也没用,儒生们避开他就像避开一堆牛屎。

这三明之中,名声最差的就是段纪明,因为他依附阉竖,可是又有谁想过他为什么要依附阉竖?以他的赫赫战功难道不足以位列九卿,非要自污名声依附阉人才行?”

赵逸有些激动,脸色阴沉,声音沙哑。

刘和眉头微皱,他在雒阳的时候,听多了对于文武之间差别的言论,那段颎便是受到非议最多的人,士族门阀那些人对段颎是鄙夷之极,袁绍更是提都不愿意提他,现在赵逸为段颎辩护倒是不多见,也许是因为他也出身武人家庭的缘故吧。

“惭愧,失礼了!主公我有些失态了。”赵逸尴尬的笑了笑,摆摆手,换了一个话题:“我们这些武人,没有别的升迁途径,只能立功才有机会,辛亏主公是度辽将军,收复故土指日可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