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战斗在魔法世界> 第285章 人类的爱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5章 人类的爱情(2 / 2)

他自我审视了一番,发现自己确实心态有问题。

自己有着一些特别之处,但这不是自己可以肆无忌惮的理由啊。

自己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做什么。

龙亦菲是个出身很高的女子,这样的女人,受到的教育里面,自尊心肯定是第一位的。

对于一个健康的男女关系来说,这也是最重要的。

摆正心态,不控制彼此。

一段恋爱能否长久,关键在于如何去消化与处理关系中的负性体验。如果这些负性体验能够被hold住,被谈论,被容纳,那么,恋爱关系中的积极体验自然会占据上风,关系便能不断地继续下去。如果这些负性体验无法被hold住,无法被谈论和容纳,那么见诸行动(吵架、打架、出轨、离婚、撕杀)就是在所难免了。

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你所希望的人。

在恋爱关系中,我们会希望对方符合内在的好男人或好女人的形象,但这种期望却成为了彼此之间冲突的源泉。

能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不善于谈论关系中的负性体验,特别是那些情感压抑的或者性格被动的人。这种对负性体验的压制会埋下冲突、隔阂、误解、怨恨的种子,积攒到一定程度,便会以强烈的破坏性的暴发作为出口,进一步破坏关系。所以,当你对伴侣有了负面的体验时,一定要学会说出来。说的过程,既是一种情感释放的过程,也是一种理解与消化的过程。没有被消化的负性体验,便会成为恋爱关系的定时炸弹。

在情绪主导下的过激言行可能会导致关系中的创伤经历,成为了无法痊愈的关系伤口。

两个人的矛盾不是因为相处时间长而凭空产生的,矛盾从两个人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趣÷阁。任何一对情侣都是这样。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矛盾不是某一刻的突然爆发,而是从来的激流暗涌,而原因都在各自的身上。

我们或许很难察觉,从我们记事开始,我们就对未来的恋人,恋爱,感情,生活,早就描绘了好了蓝图,我们从来都是抱着很高的期望,去需找,去追求,去相信,去开始,我们早就设立好了自己的预期,而我们看上的人,选择在一起的人,是绝对满足自己预期的人,至少是在预期的底线上面。

每一次我们想到自己的爱人,想到那个理想的伴侣,我们都会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因为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期望和需求被满足以后的喜悦和荣光。这个时候,矛盾就已经埋下了,我们习惯性的认为: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心,或者其他的许多事物,都可以经过别人来实现,特别是那些我们幻想的恋人,恋爱,感情,生活,和早就描绘了好的蓝图。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往往遇到的都是能够满足我们一部分需求的人,而可怕的事情就是我们觉得这个人是那么妥帖,那么完美,我们觉得,我们相信,我们认为,他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

当我们和一个这样的人开始以后,当我们怀着这样的态度开始以后,稍微不小心,这段感情就会走向破灭,而这个阶段,是所有情侣之间,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这种状态,是所有人最难以觉察的状态。骗感情的那种,不算。

一段感情矛盾的起因是期望,期望的目的是让自己需求得到满足,但这并不是爱应该有目的,但是我们却被自己的期望控制了,当对方没有满足我们期望和需求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痛苦起来。

只想看到自己认为的爱的表达,对于其他爱意的表达充耳不闻。

比如:A认为爱我的人,就应该给我买苹果吃,这是A的期望。B很爱A,有一天下班就顺便给A买了香蕉回去,A就觉得这个男人不懂自己,不是真的爱自己,然后A要求B去买苹果,让B按照自己的行为标准做事情,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忽略了B的感受。

期望最终会落空,变成失望,而失望的最后就是愤怒,甚至是愤恨。

比如:A要求B去买苹果,B不去,然后A就生气了,A的两次期望都没有被满足,或许当时就吵闹,更或者当时息事宁人,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不断暗示B,不断表达自己的期望,但是B并没有满足A的期望,即使满足了,A也看不到,所以A觉得一直没有被满足,就一直很不开心,然后暗暗记恨上了B,只要有机会绝对就是一场大战。

期望就像一座牢笼,把我们内心属于我自己的爱,牢牢锁在里面,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发现了吗?A在整个期望的过程当中,早已经忘记她还爱着B,期望就是这样阻碍我们内心的爱的,越是期望,就越是否认心中自己的爱,最后做出无情无义个事情,说出无情无义的话,狠狠的伤害对方。

我想要别人来爱我,陪我,理解我,包容我,永远不离开我,我想要其他人羡慕我,赞美我,夸奖我,我不能接受那个人来了又离开,留下我一个人孤孤零零,寂寂寥寥,被周围人嘲笑和讥讽,这就是我的期望,我的需求。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从小就是一个不被关注,重视,在乎,尊重,欣赏,赞美的人,那么这种失落和不被重视,渴望与失望长久以来,就在我内心埋下了痛苦的种子,只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去重视过它,甚至一直否认他的存在。那么在长期关系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期望以后,就真的要去想想我们期望背后的需求,我一直相信我自己的需求,其实也是很多人的需求,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传统的教育方式的问题,我从小在打压中长大,没有得到什么鼓励,所以就变成这样了,还好我醒悟的早。当然,具体的,不同的人,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可能会有其他原因。

长期关系是一场心灵的修炼,艰苦而且磨难重重,每一次的恋爱都是对内心和灵魂的拷问和探索,只有这个过程我们才能学会去爱,而那些还徘徊在如何开始恋爱的人,天天喊着我爱他,爱得要死要活的人,还真的没有体会到感情中的波涛汹涌。

某一刻迈过波涛汹涌的人,才会知道天空是什么颜色,而这样的人,又那么少。

因为人人都想找一个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内心有信念,有爱懂爱。很少有人想着要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人人都想着被人爱。

最搞笑的就是,那种天天想着被人爱的人,你如果要是告诉他,你可以试着去学学怎么爱别人,试着去反思自己内心的痛苦,正视自己的内心的期望,他反而觉得你是……

好吧,其实王剑知道,所谓爱情,就是……

人是基因的奴隶,爱情是基因对人控制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人要到了性成熟期才会对异性产生幻想和需求,那是因为性成熟了,可以繁殖后代了,这都是基因在起作用(对爱情想象得太美好的朋友,怎么解释几岁的小孩之间不会产生爱情呢?说愿意为对方如何如何牺牲就算爱情了,不对哦,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各种感情,也有为对方牺牲自己各种利益的)。

男人是以什么为标准择偶?身材好、相貌好(表示身体健康,基因优秀,后代肯定也能很优秀哦)、年龄合适(在适合繁殖的年龄,小孩不行!太老也不行!)……女人是什么择偶标准?帅气高大(好基因,后代更强的生存能力),家境殷实,有才能(对后代最大的抚养能力)……其实说到底,就是基因在控制着人。科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类开始恋爱时,大脑产生一种物质:“爱情激素”(自己搜索之)。它让人对于对方产生美好的幻想(放大优点,缩小或者忽略缺点),但是这种物质只能持续分泌3年左右,爱情即告结束(如果不能冷静下来,对抚养后代是不利的)。届时,继续维系婚姻的是亲情了,亦或者激情没有了,就分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