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战斗在魔法世界> 第250章 公平竞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公平竞争(2 / 2)

忽然他拿起电话。

“阿雪,我工作有进展了,不如晚上一起吃饭……哦,要加班是吗,你们那怎么天天加班……我不说了还不行吗,我知道你也是为了大家一起攒钱,我……”

“好的,我就准备去参加推介会了。”

小李子虽然觉得奇怪,又觉得女朋友的语气之间,有些慌乱,不过,却也不是很在意,把精力用在了研究下面的工作方面。

这推介会的级别还是不低的。

作为新晋校长,龙亦菲随便一个命令,自然有人努力的争取完成,而她随口说着,找一些金融业的人,来观礼台看一个东西,当然就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虽然作为千年老店,朱雀的各种事务很少有依赖外部资金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资金淤积情况很严重,但是既然是朱雀郑重其事要求的,那么,各大基金会的人都来了。

当然了,小李子也注意到,来的不是什么大人物,很多人也就是资历尚比自己早几年而已,基本上就是只带着耳朵和眼睛来的。

当然了,能够到朱雀来开什么会,本身也是一个资历的刷新,很多人都在偷偷的发自拍,背景自然都会很默契的选择某座朱雀名声在外的建筑,

小李子就看到有人,之前还得意洋洋的宣称,这朱雀也没什么,校舍老旧,学生看起来都是书呆子,哪有什么。

但下一刻,这货就在那刷新:人在朱雀,刚下飞毯,嗨呀呀,在朱雀开会,见到这么多大人物,握手握的我都麻了,真是认真想想,还有几分小激动啊。

“你好,朋友,到了现在,好像也没有看到朱雀发给咱们资料,到底是来看什么项目啊。”

“这你就不懂了,小伙子,这朱雀的学生,个顶个都是天之骄子,人家投资,看的是人,嗯,认真看着就是。”

其实问的人和答的人,都没有半点权力做任何的主啊。

小李子虽然是新人,却也知道,朱雀是有着创业传统的,一般而言,朱雀的毕业生大半会进入研究体系或者官方的政务部门以及军方,这是毕业生的大头,然而另外有部分,会创业当老板,事实上,朱雀毕业生的潜在经济实力,是不弱的。

当然了,作为千年老店,朱雀不屑于组织什么朱雀校友商界联合会之类的玩意儿,搞什么内部勾结,单手就干掉你们。

创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啊。

二八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在创业这个层面,可能是千人创业一人生。

很多人刚毕业的人,看了点车库奇迹,参加了几个狗血论坛,就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看镜子里的自己不是马云就是乔布斯。

几个同宿舍的小兄弟喝几瓶啤酒,彼此吹嘘一番,热血沸腾,赶乔超门不在话下,本来呢,这种错觉是每个人都有的,但严酷的生活会把这些想法给压制住,也许你在某个夜里幻想着多年后的自己,但闹钟一响你还得继续工作。直到你的心智成熟到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不是岁月蹉跎了你,不是上帝没有眷顾你,就是单纯地认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并接受这个事实,也许你会在浅色的床单上大哭一场,然后笑着活下去。

被社会捶够了的人呢,就是这样。

但是,创业这玩意不好做。

但是,给创业的人“服务”,却是一门好生意。

曾经有那么一位外国总统,他的家族经历就非常“有趣”,他的家族,祖父原本是个穷吊死,后来听说一个地方有金矿,于是就跑去挖矿。

不过,哪里那么好挖啊。

但是那位却是真正找到了金矿。

给那些淘金者卖马肉三明治。

于是这人就发了财,而其儿子就可以开始有着相对好的发展前途,到了其孙子那一代,就可以开始追求地位逼格,做总统了。

所以,为创业者服务,提供给他们发财机会,同时鼓动他们跟你进货,才是发财的最佳选择不是。

发创业者的财,从来都是聪明人的做法。

这些坏逼会怎么给创业的年轻人洗脑呢?首先他说,哇塞,我看你骨骼清奇,天生就是练武的材料,你不是普通人,你努力就不是普通人,给你灌一些伪劣鸡汤……

包括这个坏种自己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问他天才在何处,他又说不出,尽是些苍白无力的鸡汤和充满彩虹马的幻想。

坏人都有善良和阳光作为伪装,你以为他在激励你,你以为他上进,其实这仅仅是愚蠢和不自知。他们无论对生活还是他人都无恶意,但道德和智力是两回事。

蠢的下场都很惨,精神病院、监狱、出租屋、地道桥,然后哭诉华国是片不允许创新和上进土地,说这社会对他充满了恶意……

坏比会怎么给你下套呢?他知道很多人都已经相信自己是个普通的人事实,所以他不会假装人与人的天然差距以及阶级固化不存在。但他会怂恿你试一试,给你举几个例子,给你仨瓜俩枣的甜头,你热血上涌,然后就败光了小半辈子的家产,让你在债务和支出的漩涡里慢慢忏悔,你的命运就此定型,一个打工仔劳动者。

当然了,人家却是趁机发财。

也许这叫做愿赌服输。

但怂恿一帮没有积蓄,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竞争力的年轻人去创业,这就是十足的大坏比。

怂恿那些没钱、没本事、没经验的愣头青,拿着经历过下岗又背负畸形房价的父母半辈子的积蓄去胡作,拿着全家人后半生的生活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替整个经济接盘,这是我听过最下流的故事。

还有,中招的毕业生可不是相对富足的城市人口,人家有见识有门路,大不了还能不负担房租找个工作,没几个城市人信。反而一些农村毕业生,北上广立不住,回家做劳动者又不甘心,所以中招者更多,我见过有的父母四处下跪给儿子填贷款的窟窿,他们只是一群农民,面对几十万除了下跪借钱真的别无他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