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原来我在小说里> 一百八十二、三章 三公三孤尽集一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八十二、三章 三公三孤尽集一身(2 / 2)

天亮。

太阳照常升起,没人知道,昨日雨夜里,盐官镇的庄园中死了个乞丐,也没人在意被丢进钱塘江里的十多具尸首。

现在人心惶惶,有点权势的都在为自己谋退路。

无权无势的又无知。

齐平川和商有苏、裴昱在盐官镇住了下来,根本不担心行踪已经被陆炳发现。

陆炳忙着呐。

左相和凌烟阁最后那位老臣终于联手。

陆炳自食苦果。

他一手扶植起左相,没想到竟成了他篡位的最大阻碍,当然,陆炳也不急,等禁军什么时候围困京畿,就是他穿上龙袍成为九五之尊的时候。

是以趁着这段暂时没法收拾左相和那位老臣的时候,陆炳开始给自己加封。

登基需要造势嘛。

他本是太保。

很快把太子少保、太师给拽到手里。

左相和那位老臣用尽全力,也无法阻止。

在朝中很没有存在感的右相一看情况不对,果断假意辞官,他当然不是想辞官,只是想把他身上的太子少师送了出来。

明哲保身。

陆炳当然不会客气,假意挽留右相,然后说你卸去太子少师一职便可。

左相和那位老臣无可奈何。

然后又是一连串的朝堂争斗,最后左相身上的太子少傅、那位老臣身上的太傅也没能保住,尽数被陆炳拿去。

陆炳根本没分给心腹。

直接让那位昔年大徵天下知名美人儿,如今也才二十六七岁风韵犹存的年轻太后劝谏幼帝,全部加封给陆炳。

也就是个形式。

幼帝哪懂这些,还不是任由梁室和陆炳操作。

这下形式豁然明朗化,陆炳成了古往今来第一个身兼三公三孤的人。

虽然三公三孤如今并无实权。

可名望在。

官职和名望都够了,接下来就只需等大兵围困京都,之后让幼帝禅位。

面对这样的局势,左相和那位老臣根本无法阻挡。

任你在朝中有多少心腹都是枉然,有兵才是王道,可惜的是,左相手上没有多少兵,那位老臣也没有,而心腹文臣武将中,墙头草不少。

于是左相和那位老臣独力难支。

只能等死。

不过两人也没闲着,开始寻找各种机会,疯狂的刺杀甚至于明杀陆炳,这也是陆炳没有时间去搭理住在盐官镇的齐平川的原因。

陆炳登基,还需要那位老臣和左相,是以他也没还手。

绝对力量拱卫下,该干嘛干嘛。

完全无视左相和那位老臣。

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在五月中旬,随着平日里驻军陪都,禁军三卫之一的天策卫大将军陆方率领大军进驻盐官镇,所有人都绝望了。

已经无人可用阻挡陆炳。

当另外两卫抵达京都,就是陆炳逼迫梁室让幼帝禅位之日,也是左相和那位老臣身死之日。

京都这边即将改朝换代,信王和明王也没闲着。

这俩王爷郁闷着呐。

各出了一万精锐士卒,汇整在一起,由信王麾下的一位老将率领进击凤翔府的赵负商叛军,本以为两万精锐击溃前朝临时拉拢起来的土鸡瓦狗很容易。

谁知连吃败仗。

连信王麾下那位老将军都被赵负商取了人头。

也是尴尬。

这还不算,赵负商趁机扩展势力,又吞并下两州之地,然后征兵,加上招降的溃兵,以及从各地汇聚而来的前朝势力,兵力竟然达到了五万之众!

五州之地,五万之众。

已不容小觑。

信王和明王坐不住了,本打算再各出四万精锐,由明王二世子梁晋帅兵平叛,必然能破赵负商,毕竟梁晋是年青一代中,最有望追赶百里青山的人。

然而……

随着唐铁霜手持太宗诏书的出现,这一切化为泡影。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都若是有人要偷咱老梁家的祖宗基业,信王和明王你们两个,还有那个不太听话的魏王,你们赶紧发兵去打,打死了再说其他事。钦此。

这一段圣旨念出来,两位王爷头疼万分。

无奈。

只能各自拨出一万渣渣兵力,汇聚在一起去牵制赵负商,不让她再继续扩展势力。

同时,大兵开拨。

准备勤王。

这俩为王爷当然不蠢,这个时候赵负商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击败陆炳,然后就能成为京都的主人,以他俩的身份,登基自然是众望所归。

所以两人的大军走得很慢。

要登基,那也得幼帝死了才行,所以得先让陆炳登基。

这种好事不能让魏王知道。

是以那封太宗诏书,信王看过,本来想留下,不过他也知道,就凭他的兵力,无法击溃陆炳的禁军,还需要明王的配合。

明王也明白。

至于魏王,唐铁霜曾说他不会去,二则魏王的兵力要镇守西北荒人,是以不会动。

于是整个天下都在等。

等陆炳登基。

等幼帝暴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