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大禹按照规矩,想要传位给皋陶,皋陶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但是皋陶死的太早,以至于大禹后继无人。
此时出现了两个足以继承大禹位置的人,一个就是伯益,一个就是大禹的儿子姒启。
竹简上语焉不详,只说了伯益似乎与天有些关系,姒启继承父志,自然不愿意天下落入天的手中。
于是纠集了部族首领们,把伯益赶下了王位,登基为王。
姒启没有称为帝启,这是一桩悬案。
因为自古以来,无论是三皇五帝,还是大禹,他们的的名号前面,都冠以“帝”字,以示尊重。
但是姒启不同,他登基后,称为夏后,从此之后,大夏君王,都成为夏后。
如夏后启、夏后孔甲、夏后皋等等。
易断读到这里,隐隐约约明白了一些事情,但是却并没有连成一条线,似乎这些事情,都极为片面。
而且自古以来,为尊者讳这种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竹简上的记载,他抱有保留态度。
其后的竹简,都是夏后启之后的事情了,一直到孔甲,就戛然而止。
其中有一件趣事,让易断对庄园中的小银蛇,终于正视了起来。
夏孔甲帝时,天降龙二于王庭,孔甲派刘累养龙,长达七年之久。因刘累养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贵族。后因一雌龙死,御龙氏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孔甲享用后,感到味道鲜美,又向御龙氏求食,御龙氏怕死龙事发,孔甲追究问罪,便逃匿了起来。
这段记载,明显就不对头,孔甲与御龙氏的关系,没有谁比易断更清楚。
且不说御龙氏有一身不逊于孔甲的修为,就冲着两人的关系,也不是这么简单。
联想到御龙氏逃匿,孔甲诈死脱身的事情,易断觉得,这两条龙的死,似乎不是那么简单,十有八九是两个老头子亲手干掉了两条龙,然后被某些惹不起的人物得知,然后不得不诈死逃匿。
如此以来,就可以解释,为何两人一个在庄园里虚度光阴,一个不知道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如同老鼠一般。
放下竹简,易断心情大好,既然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个世界,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尤其是对于神话与历史的关系,他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书上说,修行者修炼到一定程度,可以不死不灭,就算是寻常修行者,寿元也大大增加,所以说,他认为,历史上的三皇五帝之类的人物,不一定就是真的死了。
孔甲就是个例子,那么其他人,未必就不会干出这种事情。
至于什么事情,能让这些人间至尊至贵者如此,这就不是易断所能揣测的了。
不过他认为,这一切与所谓的天,脱不开关系。
易断的目光,又投向那些玉简,不过转瞬间,他又摇了摇头。
他清楚,这第一层,最宝贵的不是那些玉简,而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竹简,当然,仓帝华表,应该是这里压箱底的东西。
仓帝毕竟是一代贤者,更是文字的创始人,他的传承,当然不简单。
易断得了仓帝文字传承,已经受益匪浅,尤其是那十二个统领一切的文字,更是让他如有神助一般。
他隐隐觉得,这仓帝的传承,应该不止这么简单一般。
须知道,文明的延续,靠的就是文字,至于所谓的玉简,不过是文字的补充罢了。
就像是这满屋子的竹简,不就是文字写就而成吗?
而仓帝功高盖世,必然也是一代高手,那么他的传承中,说不定有些别的东西,比如修行法门之类?
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易断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