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一百一十一章 看戏的诱惑,工程新纪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看戏的诱惑,工程新纪元(2 / 2)

小兕子叹了口气,很是无奈地点了点头。半晌,才随意地问道:“徐小郎呢,什么时候能回来?”

小昭摇了摇头,说道:“出门办差,干不完哪能回来?昨天才送来了信,说是要一两个月呢!”

“你回信的时候帮我问问他呗。”兕子说道:“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又看见了什么新鲜事儿。真的好羡慕他,还有你,能到处走走看看。”

小昭点头答应,说道:“不如你写封信,想问什么就写上,一起帮你送去。”

兕子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也好,那你明天还来,我把信给你。”

小昭咧了咧嘴,但还是答应下来,并向兕子又透露了一个消息。《白蛇传》连载完之后,便是《三国演义》了,她的画本都借出去了,正在润色编辑呢!

“《三国演义》呀,我都记着呢!”兕子笑了起来,说道:“这下就不用等着报纸了,我还能讲给别人听呢!”

小昭笑了两声,听见外面的脚步声,赶忙伸出手指表示噤声,还拿起剧透塞给兕子。

新城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笑嘻嘻地对两个小姐姐说道:“丽质姐姐来了,叫你俩过去呢!”

哦!兕子起身下榻,招呼着小昭。伸手想把兜里的剧透拿出藏好,可突然间灵机一动。哎,说不定这是个办法,让丽质姐姐带自己去看戏呀!

丽质姐姐说话,父皇多半会听,再加上自己撒娇央磨。耶,大有希望啰。

…………….

对于李二陛下允准开工,徐齐霖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政事堂那边还没有研究讨论完,这边就可以先干起了。

按照徐齐霖的估计,怎么也得先把三阶教干翻,才能拿来启动资金开工建设吧!

这就是他与皇上的区别,全天下都是李二的,真说要拿钱,还用得着从和尚那里劫财?

而洛阳的仓库里可不仅仅有粮食,还有江南上缴的调和庸,绢帛在当时可也是流通货币哪!

初唐的赋税制度叫租庸调制,大概内容就是每丁每年要交粟两石,称做租;交纳绢两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

每丁在每年还要服瑶役二十天,国家如果不需要其服役,则要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

以上是主要内容,还有更详细的规定。比如服役超期,视超过的时间免调,或租调全免。遇到灾害时,按农作物的损失,免调或赋役全免。

而在江南,几乎没有什么战事,征调民伕服役的情况比较少,上缴的粮食、绢帛已经成为唐朝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朝廷也知道漕运的陆运费高、河运多险,通常也允江南的租以绢帛缴纳,以减运量,但前提是关中不缺粮。

李二陛下的谕旨中允许徐齐霖从洛阳仓库取绢帛,也就是直接取钱,就相当于动用了国库。

由此可见,对于漕运改革,李二陛下很是急迫。也可以判断出明年征伐高昌将是个大阵仗,出动的人马十分庞大。

史书所载的人马数量并不一致,有说十五万的,有说二十万的。前者可能是没把随军的工匠民伕计算在内。

就算是十五万吧,要走几千里的路,这人吃马嚼的,需要多少粮草物资?

也难怪魏大爷等臣工反对远征,对于农耕国家来说,这场远征的耗费确实令人心惊。

既然知道李二陛下猴急,徐齐霖也不敢怠慢,立刻开始把准备的物资装船西运。李四胖也是雷厉风行,马上在洛州征召民夫。

徐齐霖没等民夫全部征召完毕,便带上几百人乘船出发,前往三门峡。按照李二陛下的安排,陕州也应该接旨行动,那里才是离三门峡最近的地方。

倒不是徐齐霖非要当先锋,事事冲在前面。而是火药这个新东西,别人不会用啊,他不去手把手地教,那是万万不行的。

赶到三门峡东面,徐齐霖便带人登岸,在勘察确定的集津仓地址上开工建造。同时,他派人过三门峡去陕州接洽,准备着东、西两面同时施工,以缩短工期。

一船一船的粮食物资卸下,又掉头返回洛阳,几百人的工程队伍在工部所派将作大匠的指挥下,按照设计图纸开始了艰苦的劳作。

按照徐齐霖的设计,是在山路中间削平峭壁,直接用起重机把粮食物资吊上去。

所以,不待山路修好,徐齐霖便带上三百多人,肩扛背驮,通过龙岩村后那条尚未开凿拓宽的小路爬山而上。

直线距离只有两里来地,可背负重物,爬山越岭,在林木草丛间曲折前进,大半天的时间才赶到了大致的地方。

就地简单吃喝休息后,徐齐霖又带着几个人向峭壁方向攀爬。这里已经没有了路,只能是派人在前轮流劈荆斩棘,开路前进。

远远的,听见了河水拍击奔流的声音,越听越是清晰,离北岩的峭壁也是越来越近。

迎面的风越来越大,甫一出树林,眼前骤然明亮起来,出现在几个人眼前的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地势。再往前看,则是突兀的岩石,挡着这块平地。

徐齐霖等人走过平地,已能看见对面起伏的山峦石壁。来到突兀的岩石前,举目往下看,黄河、集津仓,以及在渡口停泊卸货的船只,尽收眼底。

举起望远镜,徐齐霖仔细观察,发现这里还是稍微偏离了仓库,还要再往回走上几十米,才是正好。

虽然爬上来挺困难,但徐齐霖估测,和山路的垂直距离并不高。嗯,先不着急爆破,把树木砍掉,拓出通路,才能确定最终把峭壁要削下去多少。

不一定非要和山路平齐,有几米的斜坡落差,可以制造简单的传送带装置,把粮食运到山路上的车上。

徐齐霖的思路根据实际的地形地势开始拓展,怎么快,怎么有效率,就怎么干。

迎着山风,徐齐霖眺望崖下涌流的黄河,心绪也奔腾起来。人定胜天,老子就要用巨响和轰鸣开出一条路,开创火药应用的新纪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