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南明日不落> 357 一五计划(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7 一五计划(下)(2 / 2)

朱雍榕跟周从文打了一声招呼,拱拱手说声抱歉,就带着两个家人回去了。尽管是一个虚名,但是官方的认证还是要领的,他朱雍榕毕竟是要代表岷王世系的。

周从文看了一眼匆匆离去的朱雍榕,摇了摇头轻笑了一下。

——分割线——

顺天府,白明修这两三天也感受到了些许疲惫。共和院大议果然是工作密度非常大、强度也不低的活动,不得不说现在的参议们大部分都是唯唯诺诺,说是来开会不如说是来旅游的。不过,里面也有一些少数较真的参议,真的非常当回事,围绕着一些议题,反复跟理政院负责方进行攻防。

倒是,这些争议比较大的议题,大多都是非经济议题,比如说简体字的推广,比如说义务教育、国家补贴,甚至还包括军队建设之类。倒是经济议题上,也许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大部分参议们都不明所以,所以也就放过去了。

诸如黄宗羲这样的参议,在思想上就是推崇农商并举的,理政院在一五计划中所属的各种建设行动,都得到了参议们的支持。

也有一部分参议质疑了现在大明的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拉起了一大堆国企的行动,他们说的无非就是“国不与民争利”这样的内容。不过类似的辩论,白明修在后世的网络上见得多了。诸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见效慢,但是辐射影响强,这些都是比较重中短利益的私营资本所无法照顾的。更何况,大明现在进行的工业化,跟传统的不与民争利也不是一种形式。

“……一五计划中,预计兴建和巩固五百家大型国有企业,行业涉及钢铁、化工、煤矿、机械、铁路、火车、造船、远洋贸易等,其中百分之七十都是重工业企业。整体的工业化主导思想是——国有资本重点发展重工业,强壮国家骨骼;引导小型私有资本进入轻工业等民生领域,有效提高社会消费品供应,丰富国家血肉。前者注重技术、质量,后者重视灵活、便民。”唐北庐在跟共和院进行一五计划工业化报告的时候是这样形容的。

“经济领域大明将明确——工业立国、贸易立国、移民立国的思想,夯实我国工业化基础和保证发展势头,同时促进国内商业活动的繁荣与密切,并大力向海外销售大明产品。”

有参议就质疑:“我大明乃天朝上邦,富有四海,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何必与海外蛮夷贸易?”

这个话题白明修倒是自己跳出来回答了:“我大明乃世上第一强国,人口最多,历史绵延最久,也确实富裕丰饶,可是随着科技发展,随着时代进步,我们总会发现有些东西我们是缺乏的,比如金属之物,前代仅能用金银铜铁一类,可如今不仅锡铝等物用的越来越多,其他如铬、钛等一些金属也都出现。而就算是现有之物,我国就缺少铜矿,现在我大明的铜矿,已经非常依赖从缅甸、澳洲输入。橡胶这类热带物种,我们也靠从南洋的宣慰司输入。这还只是原料方面,而市场更是如此。没有需求,就没有供应,市场越大,产业越大、发展越快越好。”

白明修总结道:“正是因为我们世代拥有华夏这块宝地,所以不假外求,才会很容易沦落到王朝更替、兴衰轮回这样的圈子中。如果我们视野向外,去探寻更大的空间,始终进步,始终让人民安居乐业,便不可能有这轮回诅咒了。所以,贸易立国、向外扩展生存空间,是我大明今后能昌盛下去的必要条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