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分身术出了一点偏差,但张云闲觉的无伤大雅,不管怎么说,这门神通自己也算是掌握了吧!
至于《耳智神通》、《天眼神通》就更加简单了,只需要将足够的精气,附着在自己的耳部神经和眼部神经之上,就可以将方圆百十里的发生的一切,察看的一清二楚。
这两种神术,其实对于拥有灵识的张云闲来说,反倒显地有些鸡肋,要知道张云闲目前的灵识覆盖范围,已经超过两百多公里了。
至于《匿身术》也并非有多么深奥,无非就是利用精气将修行者的本体完全掩盖起来,从而自动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一种伪装技巧而已。
张云闲试了几次,便觉的没什么意思了。
如果说要让别人看不到自己,他用灵力催眠,一样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不过匿身术的不同点在于,它并非只是干扰人们的脑磁波,从而让人们形成视觉盲区这么简单,是真真切切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就连第三方的探测仪器,譬如监控、红外感应等,都完全察觉不到使用了这种神术的人。
张云闲觉的真正比较难以掌握,需要自己反复练习的神术,就属《化形术》、《驭物神通》,还有《御风术》这三种了。
其中,《御风术》可以简单理解为凌空飞翔的法术,可能跟腾云驾雾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速度绝对比在地面上奔跑要快的多,根据孟瑛的记载,厉害的圣者,御风而行,可以瞬息千里。
不借助任何外力,可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这一直都是人类千百年来最向往的愿望之一,张云闲自然也不例外。
修炼《御风术》,是要求修行者必须将宇宙精气的控制和感应能力,达到相当高的一定程度才可以的,因为这个术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将自身的精气和外界天地的稀薄精气之间,建立起一种巧妙的平衡感应来,从而让修行者可以扶摇直上,凌空飞行。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到了圣者境界之后,才可以练习这个神术的原因。实在是寻常的修行者们,在没有打通任督二脉之前,身体就好似一道封闭的城门,根本就无法自觉地感应和控制这天地间的宇宙精气。
而另一种《化形术》就更具神话色彩了。
张云闲看《西游记》的时候,不知道对孙悟空那七十二般变化的本事,有过多少次美好的幻想,如今居然要成真了!
顾名思义,化形术,就是形体变化之术。
不过,并不像《西游记》里演的那么夸张,这化形术只能变化为不同人类的模样,并不能化作石头、大树还有其他物种的样子。
可以这样说,相当于是一种神化了的‘易容术’吧!
还是要求对精气的控制一定要细致入微,因为人类的五官轮廓和体型本来就没有太大的差别。
至于最后一种《驭物神通》,倒是有些奇怪,孟瑛的描述显地十分语焉不详,张云闲看的也是一知半解。
可以确定的是,这并非是人们理解当中,异能者所具备的那种,利用意念控制各种物体的手法。
孟瑛在这种神通里,提到了一种叫做‘器’的不明物体,所谓的驭物,便是利用宇宙精气的力量,来操控这种命名为‘器’的东西,来达成攻击、防守,抑或者是遁行的目的。
可至于这‘器’到底是什么?孟瑛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张云闲根据孟瑛的描述,大胆猜测,所谓的‘器’,有可能是一种类似‘轮回神鼎’这样的东西,又或者是小说里写的那种‘法器’、‘神器’这种概念的存在。
不过,他利用驭物之法,尝试着跟轮回神鼎沟通了几次,并没有什么卵用。
张云闲奇怪地想,孟瑛的身上,并没有留下任何跟‘器’相关的东西,加上她又描绘的这么含糊其辞,是否说明,这《驭物神通》,其实孟瑛本身也并不了解呢?
她或许是见过别的什么人,或许是天启者,或许是其他的圣者,见他们使用过这门神术,后来靠着自己的印象和推测写出来的呢?
遗憾的是,刚才孟瑛在的时候,张云闲完全忘了这档子事,现在只能望洋兴叹,一筹莫展了。
末了,张云闲还是打定主意,抓紧时间将其他的神术,多加揣摩揣摩,熟练掌握之后,就离开这里吧,毕竟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去搞明白呢。
……
又过了两天之后,祭坛外。
宗超俊朗的脸上,写满了沮丧。
“坛主!已经五天了,这样下去真的不是办法啊!”莫少天在一旁也是垂头丧气的模样,“这祭坛的石料太过邪门了,咱们这么*着番地砸了这么久,你看这地面,连半尺都没有下降!我也按你的吩咐,把咱们做实验用的那些*全部都运来了,可是都用了三分之一了,再这样下去,整片竹林都要寸草不生了,你看看这祭坛,纹丝不动啊……”
宗超抬起头,双眼中满是骇人的血丝,他略微有些迟钝地环顾了一下地面上躺的横七竖八的属下,心中的无名怒火愈加地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