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穿越血色浪漫> 第三百三十四章:改革春风吹满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改革春风吹满地(2 / 2)

“可怜你这么年轻,连媳妇儿都还没娶呢!”马婶儿哭泣道。

钟跃民摸摸索索地拉着干妈的手,“干妈,您别哭了,赶明儿我就给您找个儿媳妇儿回来,给您添个大胖孙子!”

“你就会哄人!”马婶儿嗔怪道:“寻秦岭寻了这么些年都不肯放弃,到哪年才能看到你娶媳妇儿?”

“你这是什么话?”马贵平斥责道:“跃民这叫有情有义!让他不管秦岭,这叫什么事儿!?”

“但秦岭都走了多少年了?她要是一辈子都不回来,那跃民就等她一辈子?”马婶儿不忿道。

“这······”

钟跃民赶忙劝慰,“干爹干妈,你们别为这事儿吵了,秦岭会回来的!”

“怎么?你有信儿了?”马贵平连忙问道。

“还没有,但我又感觉,应该快了。”钟跃民道,“干妈,给咱们弄点儿吃的吧,大早上赶路,到现在还饿着呢!”

“哎哎,我这就去,给你们炒上几个菜!”

······

“郑桐,这个秦岭是谁啊?”吃饭的时候,趁人不注意,米莱小声问道。

郑桐端着碗,看了眼钟跃民,压低声音道:“跃民对象,插队的时候认识的。”

“她怎么了?”

“失踪了,当兵上了大学,毕业的时候突然不见了。”郑桐叹了口气,“跃民一直在找她。”

“那不是有八九年了?”米莱惊讶道。

“可不是,我们都劝过他,没用!”郑桐见钟跃民把头转向他,连忙没了声儿,想来是被钟跃民听见了。

米莱默默想着心事。

“干妈,您这伙食不错啊!”钟跃民高兴道:“这是黄瓜炒鸡蛋啊!这大冬天能吃上这么新鲜的菜,可真不容易!”

“好吃就多吃点儿!”马婶儿又给钟跃民夹了好几筷子菜,“这都是狗娃送来的,你们当年种的大棚蔬菜又被他们弄起来了!”

“那敢情好!”钟跃民笑道:“这样一来村里发展就不会差了!”

“怎么会差呢?!”马贵平道:“当年你们教过的娃儿都长大了,虽然没有机会继续上学,但好歹不是文盲了!你们当年又修了淤地坝,解决了种地浇水的问题,就算没有大棚蔬菜,石川村的日子也不会差了!”

“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钟跃民道:“我是第一个离开村儿里的,后来好多事儿都是郑桐他们做的。”

“别,这事儿跃民你还是别谦虚了!”郑桐连忙打断他,“石川村的底子都是你当年,我们顶多算萧规曹随!所以绝对的大功劳肯定是你的!”

“别别······”

李奎勇稀里哇啦扒下去两碗粥,“你们俩还是别相互吹捧了,再过一会儿,这粥都要凉了!”

“对对,先喝粥!”马婶儿赶紧招呼起来,“这个女娃娃,也不知道你叫啥名儿,你也不要客气啊!”

米莱被马婶儿的陕北话说的一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哎,谢谢大婶儿!我叫米莱。”

“别客气!”马婶儿望着米莱笑道:“这个女娃长得可真好看,是个有福气的相!”

“干妈,您每次说人有福相不都是看人是不是脸圆屁股大吗?”钟跃民好笑道:“米莱也是这长相?”

米莱气得恨不得咬钟跃民两口,连饭都不吃了。

“你这娃瞎说啥咧!”马婶儿嗔怪道:“也不是每个脸大腚大的都有福气,不过米莱这娃腚确实不小,是个生男娃娃的样儿!”

米莱羞恼得不行,连忙挡住自己的屁股,不让别人大量。

“咳咳!”马贵平埋头喝粥,故意咳嗽了两声,才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导其他地方。

······

靖边县城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灰扑扑的建筑,还有一个小时能从头到尾走三次的街。

“你们当年就在这儿插队啊?”米莱好奇道。

“这是县里,离咱们插队的地方还有四五十里地呢!”郑桐道。

东张西望的李奎勇感慨道:“现在县城里还挺热闹,做小生意小买卖儿的多了不少!”

“这就叫,改革春风吹满地!”郑桐道,“哎!我来给大家赋诗一首!改革春风吹满地······”

“后面呢?”

等了好一会儿,郑桐都没有下文,米莱奇怪道。

“佳句偶得之,文章本天成!”郑桐道:“就想到这么一句,后面的我再酝酿酝酿!”

“切!”

······

“嘿,咱们当年举的合作社的招牌还在呢!”

离得老远,郑桐就看见石川村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招牌,兴奋地嚷道。

“收摊子啊,所有菜低价处理了,赶紧买啊!”

“低价处理,卖完回家了!”

“都还新鲜啊!稍微蔫儿了一点,不影响做菜啊!赶紧买咯!”

“······”

钟跃民侧耳倾听道:“那是不是狗娃和春花的声音?”

“是他们!”郑桐眺望着,“就是他们俩,还有村里其他几个老乡!”

“狗娃!春花!”

“狗娃!春花!”

“······”

郑桐说着就往石川村的菜摊子方向跑过去,边跑还边吆喝!

······

“额的天爷!”

“队长回来了!队长回来了!”

“副队长也回来,副队长也回来了!”

钟跃民和郑桐回村的消息几乎瞬间就传遍了石川村的边边角角,全村男女老少都到村口迎接钟跃民。

“钟队长!”

“钟老师!”

“跃民!”

“······”

尽管看不见,钟跃民却清清楚楚听到所有人的呼喊声,赵栓柱搀着钟跃民,迅速被乡亲们簇拥起来,所有人都伸手想要和钟跃民握手。

郑桐也被不少人围着,他兴奋地和熟人们搭腔唠嗑。

李奎勇和米莱则被扔在最后,静静地看着这幅热闹动人的场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