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买宋> 第五百二十五 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五 变化(2 / 2)

没有权利就没有自由。这场选黛还是选钗的权利对抗权力的冲突,也是人的生存目的与生存条件之间冲突的表现。

众所周知,生存条件本来是为生存目的服务的,王夫人却要宝玉放弃生存目的,屈从生存条件,这就是贾宝玉和王夫人作为两个主要人物发生冲突的意义所在。

可是后40回却把王夫人和贾宝玉都变成了次要人物。在宝玉婚配问题上,开始是贾母主动提出让贾政给宝玉相看一个女孩子,既未提黛也未提钗。

接着,贾母为治宝玉因失玉所致之病,为使将赴外任的贾政放心,让贾政王夫人向薛姨妈求娶宝钗,薛姨妈征求宝钗兄妹意见后表示同意,于是两下一拍即合,大功告成。

王夫人和贾宝玉在娶钗问题上和其他一系列问题上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贾政在前80回只是个陪衬人物:他和贾宝玉的矛盾是维护还是亵渎封建家长尊严的矛盾(见王朝闻《论凤姐》)这一矛盾在宝玉挨打之后便中断了。

贾政主宰不了贾府各种事态发展的方向和人物的命运,也不关心宝玉功名仕进,一切听任王夫人摆布;回到家中不是同清客相公下棋吃酒闲聊,就是与其母共度天伦之乐,抑或是会见无聊政客贾雨村。

后来干脆“一应大小事务一概益发付于度外”。

但后40回却把贾政作为主要人物,大写贾政对宝玉“应试选举”、“习学八股”的重视,亲自送宝玉上学,叮咛教师严管宝玉,检查宝玉功课作文。

对于家事也是样样关心,迎春的嫁人,宝玉的婚娶,水月庵的风月案,都亲自过问。

高鹗还大写贾政的官场活动,写他想当清官而因上了部下李十儿的当却不自觉地成了贪官,最后被贬回京等等。

贾政由前80回的闲人和庸人变成了忙人和能人,他的活动贯穿于整个后40回,他的德行为贾府赢得了功名和富贵,“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由于主要人物的改变,导致主线和主题的改变,使后40回成了《荡寇志》式的续书,和前80回已经没有内在的联系了。

前80回是通过一系列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的。

除了王夫人和贾宝玉这一主要矛盾冲突外,还有背景性冲突(亲疏、嫡庶、主奴、贵族家庭与封建皇室、贵族和农民等矛盾冲突)。

从属性冲突(宝玉与袭人、宝玉与宝钗、宝玉与黛玉、黛玉与宝钗、黛玉与王夫人等矛盾冲突),交叉性冲突(王熙凤、探春、李纨既与王夫人又与宝玉的矛盾冲突)。

转化性冲突(贾母开始倾向于支持宝玉选择黛玉,后来又默认王夫人对宝钗的选择),这些矛盾冲突与主要矛盾冲突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矛盾冲突网络。

各种人物就像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位置一样,也在这个矛盾冲突网络上有自己的特定位置,并与其它人物发生关系,从而显示自己的性格和命运走向。

而后40回《红楼梦》中这个有机的矛盾冲突网络消失得无影无踪。

贾府这个被温情脉脉面纱所掩盖的“一个个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探春语)的封建贵族大家庭,变得人人通情达理,和谐融洽。

王夫人和贾宝玉好像从来就不存在选钗与选黛之争;前80回后期贾政与贾赦、邢夫人与王夫人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看不见了,贾赦经常去贾政房中请安议事叙寒温,邢王二夫人亲密无间地说笑话。

宝黛之间没有矛盾,宝钗给黛玉寄知音书子,黛玉视宝钗为知己而写4首词曲回赠。

王夫人和黛玉也没人什么矛盾,王夫人给黛玉送兰花,不同意瞒黛娶钗,怕黛玉知道后“倒不成了事了”,还和贾母去看望黛玉,为黛玉之死“撑不住哭了”。

宝玉和宝钗不但没有什么矛盾,还认同了金玉姻缘,娶钗娶黛都无所谓,娶钗胜于娶黛,把对黛玉之爱略移于宝钗,与宝钗恩爱缠绵,惹得因夫妻关系不睦的凤姐眼红难过。

过去从不把黛玉当回事的探春经常看望黛玉;如此等等。只有赵姨娘是众矢之的,作者也让她不明不白的一死了之。

高鹗趣÷阁下的各种人物都成了离开自己在现实矛盾冲突网络中所处的特定位置而游移不定任凭作者驱使的散兵游勇。他们的性格完全被作者作了随意的扭曲的描写。

后40回性格扭曲最大的人物是贾宝玉。前80回的贾宝玉是个外柔内刚的人,而后40回的贾宝玉却变成了一个外柔内也柔的人,就像一个没有主心骨的软面团。

他因迎春嫁给孙绍祖竟然去潇湘馆林黛玉那里大哭起来,后来他又因探春远嫁而“哭倒在坑上”,这是对77回所写晴雯被逐后宝玉倒在床上哭了起来的拙劣的模仿。

后40回的宝玉一会儿骂孙绍祖“没人心的东西”,一会儿骂贾芸“混帐”,前80回的贾宝玉又何曾以此语言骂人。

而在第87回作者写他偷看惜春妙玉下棋时突然哈哈大笑,把两人唬了一跳,活像薛大傻。

109回又写他背着宝钗调戏柳五儿,让人想起为李瓶儿守灵时与**如意儿勾搭的西门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77 回王夫人抄检怡红院时曾说柳五儿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了又连伙聚党遭害这园子”。

后40回却写柳五儿进怡红院服侍贾宝玉,这不是活见鬼吗,元春归省时贾宝玉视有为无,心里挂念的是穷朋友秦锺。

而85回却写宝玉为其父“报升郎中任”而贺喜;还有,为巧姐讲解《女儿经》、《烈女传》也非前80回的宝玉所愿为。

高鹗把宝玉的功名仕进看得重于自主择偶的权利,贾政要他读书科考,他就以功名报答父母之恩,这与前80回那个视劝他读书仕进之人为“国贼禄蠹”,把维护和坚持自主择偶权利看得高于功名仕进的宝玉风马牛不相及。

总之,后40回的作者把一个有灵性的宝玉写成了一个呆头呆脑的宝玉。

把一个有雅情雅趣的宝玉写成了一个粗俗鄙陋的宝玉。

把一个痴心不改自己的自由选择坚持自己自主权利(他没有像柳湘莲向尤三姐讨回祖传鸳鸯宝剑以示悔婚一样讨回送给黛玉的两块定情旧帕,对黛玉他从未言弃)的宝玉,写成了一个放弃人生追求、随事俯抑、昏昏噩噩、没肝没肺的傻爷。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