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买宋> 第五百二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一章(2 / 2)

元春用青春和生命为贾府换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为贾府招来了没完没了的外患,周太监夏太监刘备借荆州式的向贾府借钱,使替王夫人管家的琏凤夫妇苦不堪言。

江南甄家被抄也好像是为贾府的未来厄运予作暗示。

《红楼梦》是把背景性矛盾冲突作为王夫人和贾宝玉矛盾冲突的典型环境来表现的。

背景性矛盾冲突的存在和发展对王夫人选择薛宝钗贾宝玉选择林黛玉这一主要矛盾冲突谁胜谁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哪种选择占上风又反过来影响背景性矛盾冲突的存在和发展。

从属性矛盾冲突:

从属性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作为主要矛盾冲突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而存在的,是为主要矛盾所规定、所影响、所制约的。

宝玉与袭人的矛盾冲突:袭人和宝玉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袭人第一次回家之前,宝玉和袭人平等相处,矛盾不甚明显;第二阶段,袭人俨然以宝玉身边人自居,向宝玉提出三项要求,不喜欢宝玉姊妹们“黑天白日闹”,对宝玉和黛玉的关系更是“可惊可惧”。

而宝玉对袭人或者表面应付,或者以批“文死谏”、“武死战”含沙射影予以抨击,行动上还是我行我素。

宝玉挨打之后,二人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袭人被王夫人看中,充当王夫人代理人,看管宝玉;宝玉则在让晴雯给黛玉送旧帕时避开袭人;晴雯被驱逐后,当面质问袭人。

在《芙蓉女儿诔》中对袭人进行了谴责。宝玉和晴雯的关系与宝玉和袭人的关系恰呈相反方向发展。

宝玉与宝钗的矛盾:

因为宝玉是追求天性自由的人。宝钗则是个按照环境需要矫饰伪装的人。

宝玉的嫡庶、主奴观念非常淡薄,在处理与贾环的关系上他不以兄长自居。在处理与丫头小厮关系上,“没上没下”,经常呵护下人。

宝钗嫡庶、主奴观念特别强,判断是非以封建等级为标准,不管谁有理,总是站在嫡出的主子一边;宝玉最讨厌别人在他面前谈论仕途经济。

而宝钗则一有机会便向宝玉鼓吹读书仕进。宝玉因此而骂宝钗“一个清净女儿”入了国贼禄蠹之流。

宝玉坚持婚配对象当事人自己选定,不愿为家庭牺牲自己的选择。

宝钗则为家庭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力;宝玉对人真诚,不讨好权势者。

宝钗则只知多方讨好权势者,待人诚心不多。

宝玉对宝钗并无感情,羞笼红麝串一回不是表现他见了姐姐忘了妹妹,而是希望宝钗具有的优点如健康妩媚之类能为黛玉所具有。

这种现象心理学上谓之“假借”,就是希望自己喜欢的人具有自己不喜欢或不大喜欢或者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的人所具有的优点。

可是宝钗不愿为宝玉所说的给黛玉治病的有效药方作证,宝玉对宝钗为了迎合王夫人而说谎却赢得王夫人赞其不说谎非常反感,让她去陪老祖宗抹骨牌,表示了对宝钗的极大蔑视。

此外宝钗在宝玉热天午睡时,一人坐在宝玉身边,做鸳鸯兜肚,熟睡中的宝玉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要说木石姻缘”,给正在做金玉姻缘美梦的宝钗当头一棒。

宝钗对宝玉也没有真正的感情,她责宝玉“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指金钏儿、琪官等)。

众姊妹做诗,她给宝玉起名“无事忙”,“富贵闲人”;惜春作画,她当着众姐妹的面说宝玉“没用”,“越帮越忙”,香菱学诗,他责宝玉读书仕进不如香菱刻苦等等,说明她从内心深处看不起宝玉。

但她还非嫁给宝玉不可,倒不是她果真相信“金玉姻缘”的“神话、鬼话、骗人话”,而是为了家庭和母亲的需要。

因为薛家虽有钱势却缺少权势,父亲去世无人管教薛蟠,薛蟠惹祸需要有权势的男性为之了结,呆兄不争气,母亲需要她孝敬侍奉,而如果嫁于别人难以照顾母亲。

宝钗“进京待选”只是掩人耳目之词,实现金玉姻缘才是真正目的。

至于宝玉和黛玉的矛盾冲突:宝玉和黛玉的矛盾冲突主要发生在赠帕定情之前。

黛玉和宝玉冲突的原因完全是出于担心。

黛玉首先担心的是宝玉对自己的爱是否出于真心,这种担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她的地位和宝玉相距敬甚远。

像是在第20回宝钗生日时,凤姐湘云等视黛玉为贫民丫头,黛玉不怪,怪的是宝玉也搅和在里边,这对黛玉来说才是难以忍受的,这就难怪她事后和宝玉闹矛盾了。

黛玉的第2个担心是怕宝玉对她感情不专一。

贾府内外追逐宝玉的女孩不是一个两个,最让黛玉担心的是薛宝钗;其次还有袭人;再次,在一段时间里史湘云也是令林黛玉不放心的人物。

黛玉和宝玉闹矛盾的第3个担心是“金玉姻缘”的干扰。金玉之说不绝于耳,宝钗整天戴着金锁招摇过巿,这些都是令黛玉闹心的事。

金玉之论使她变得格外敏感,而这些烦恼只能向宝玉发泄。

黛玉的第4个担心是无人为之主张。清虚观打醮虽对她有利,但贾母的表态只是一种倾向性的表态,具体所指并未点破,不确定性很大。

正因为如此,不但没有让黛玉喜出望外,反而又引起她和宝玉大吵大闹。

黛玉毕竟是个读书知礼的人,她想让自己做主的爱情婚姻通过封建的“父母之命”的途径来实现。

所以每每悲伤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黛玉和宝玉闹矛盾的第5个原因是她生活在贾府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不能将真情吐露,只有以假意试探。

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每闹一次矛盾,相互了解便加深加一层,每经一次波折,感情反而变得更专更纯,这是一对性格特殊的青年男女在特殊环境下双向选择的特殊形式。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