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买宋> 第五百零一章 风华为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一章 风华为胜(2 / 2)

他把这位江湖异人比之为椎击秦始皇博浪沙中的力士,其写作用意是很明显的。

他的散文以见识议论为主,而以有用于世为目的。叙汜文每遇遗民志士可歌可泣的重要题材,就更加感慨激昂,描摹淋漓尽致.

但又低回往复,顿宕纡徐,兼有欧苏之长,《哭莱阳姜公昆山归君文》以叙事为抒情,是代表这一特点的极为动人的散文。

他论文谓“文所以可传,中必有物”,又反对摹仿,认为“依傍古人作活”是做古人奴婢,这些都是很好的见解。

除上述爱国作家外,还有晚节不终的侯方域,他字朝宗,河南商丘人,府学生。少年时,主盟复社,与东南名土交游,声气甚盛。

他是一个贵公子,热心功名,“素性不耐寂寞”,故民族立场不坚定,终于参加乡试,中顺治八年副榜,丧失民族气节。

他的散文当时推为第一。大抵学习《史记》,而以才气见长,但学力不够,未免有意做作。

他自己尝说“未尝刻意读书,以此文章浅薄”,虽然是谦词,倒也符合实际。

他的《李姬传》写她的“侠而慧”,“能辨别士大夫贤否”,俨然是一个严正高洁的妇女形象;《任源邃传》写一个抗清的“布衣”,《马伶传》写马伶从实际生活中体察到人物性格及其声音笑貌。

这些分别反映了当时人民反对阉党和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而后者学习唐人传奇,艺术成就较高。

当然,这里还需要给大家说说清初的诗派和诗人的话,因为初诗人多半经过农民革命和满族入关的巨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浪潮的冲击,迫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明末王、李、锤,谭的诗风渐为一般诗人所厌恶。

只是各就自己的学力和爱好来进行创作,犬抵不拘一格,不名一家。

因而出现了清初爱国作家以外的几个不同诗派,此外钱谦益的话,因为清军攻陷南京,谦益降清,仍作礼部侍郎,不久辞归。

他可以说是清初最早的诗人,明末已负盛名,主盟文坛数十年。

他论诗反对严羽的“妙悟”说,斥为“无知妄论”,为“瞽说”,主张诗要“有本”,以为“国风”、“小雅”,《离骚》及李,杜等人之作从肺腑中出,莫不有本。

这是对的,但评严羽则太过。他以达官而兼作者,变节投降后,诗中常常故意表示怀念故国,诋斥清朝,企图掩饰舰颜事敌的耻辱。

他已经做了“贰臣”,剃发改服,却偏要说什么“莺断曲裳思旧树,鹤髡丹顶悔初衣”。

晚年他和杜甫《秋兴》,写了一百二十四首《后秋兴》诗,为《投趣÷阁集》,竭力表示恢复故国的愿望,并咒骂清朝和吴三桂,虽然好象很沉痛,但是民族叛徒的罪名是洗刷不了的。

他的诗文集乾隆时因其中多触忌讳,下令禁毁。

而吴伟业的话,字骏公,晚号梅村,江南太仓人。崇祯四年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庶子。

后屈节事清,官国子监祭酒,不久,请假归。

吴伟业的诗有一些歌咏明清之际的时事,如《临江参军》,《琵琶行》,《松山哀》、《圆圆曲》等篇,都是他的代表作。

《临江参军》通过对杨廷麟的歌颂写卢象升英勇抗清,战败殉国的事,并反映了明末朝廷内部的矛盾。

像是《琵琶行》叙述从白生曲中和姚常侍口中所听到的先朝旧事。

《松山哀》写洪承畴战败降清,甘心为敌人效劳,消灭抗清力量。

诗中写道:“出身忧劳致将相,征蛮建节重登坛,还忆往时旧部曲,喟然叹息摧心肝。”含有讽刺之意。《圆圆曲》写吴三桂为了夺回爱妾,不惜叛国投敌,合兵反击李白成农民军的事。

诗中一开头就说:“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直写。

篇末又云:“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捉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委婉中亦含有讽刺,颇为世所传诵,这些诗通过各种重要题材,反映了兴亡大事,有一定的意义。

但由于作者本身的污点,对于洪承畴,吴三桂这样的民族叛徒,不敢明白揭露他们的罪状,加以口诛趣÷阁伐,特别象《圆圆曲》一篇,只是作为—件风流韵事来描肇咏叹,模糊了其中更重要的主题思想。

同时也诬蔑了农民军,这些都是严重的缺点。

至于歌行一体,作者最为擅场,其艺术风格减然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称“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

且文词清丽,音节调谐,既微婉含蓄,又沉着痛快,构成吴氏诗歌特别是七言歌行的艺术特色,但他的七言古诗往往辞费而欠简练,又好用典故,使意义隐晦刁;明,且常有不甚切

当或字句不稳之病。

吴伟业还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如《芦洲行》、《直溪吏》写当时官府追逋的酷虐,《捉船行》,《马草行》写虎狼吏役勒索的无厌,《堇山儿》、《临顿儿》写乱离年代儿童被虏掠、被出卖的惨剧。

以上六篇是仿杜甫的“三史”、“三别”而作的,而《堇山儿》更接近古乐府。吴伟业还有不少律诗写时事,如以《读史杂感》为题的五律十六首。

像是我们以《杂感》为题的七律二十一首,及以《扬州》为题的七律四首等,感慨兴亡,关心时事,苍凉激楚,凝练深沉,各举—例如下:

漫说黄龙府,须愁朱雀桁。三军朝坐甲,十客夜传觞。王气矜天堑,边书齐御床。江州陈战舰,不敢下浔阳。

还有:闻说朝廷罢上都,中原民困尚难苏。雪深六月天围塞,雨涨千村地入湖。瀚海波涛飞战舰,禁城宫阙起浮屠。关山到处愁征调,愿赐三军所过租等等。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