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买宋> 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析(2 / 2)

姆阿余为君,管古苦地方;姆默(默疑为维之误)遮为臣,名扬纪古地,姆阿足布摩,管文化礼仪。

又如世袭布摩亥索家,是从水西开基君长勿阿纳的上一代分出的。

臣与布可分为若干等级,形成了“九扯九纵”之制。在汉文史籍中,《明神宗实录》较早提及该制度的名称,康熙初年亲履水西的官员彭而述则谈到了该制度的一些具体内容。

后来的许多地方志根据彝书,对此进行了更详细的梳理,“九扯九纵”即根据事权的不同,将辅佐君长的臣与布分为九个品秩,总理行政的长官曰“更苴”,品级最高,史称:

年高最贵者谓之庚尊(即更苴),……庚尊授木杖,鸠刻其上,往往宣慰有军国大事,则庚尊以鸠杖往决之,但首示可否而已,木皆用番书,多不可晓。

“穆魁”、“濯魁”辅佐“更苴”,参与军机大事,品级次之;“诚慕”“掌宗祠之祭祀,修世系之谱牒”,“白慕”“掌丧葬之斋醮。”

两者并为第三等级;“慕史”司文书,“掌历代之阀阅,宣歌颂之乐章”,同“执事左右”的“诺唯”、“禡葩”一起构成了第四品级;“骂初”、“骂写”是兵帅,管军事,“弄余”掌礼仪、办外交,“崇闲”督农事、管生产,共为第五级;“濯苴”、“拜书”管接待,“拜项”管门禁,“扯墨”管祭祀牲口,品级更次;“项目”管器物,同管礼物的“弄都”、管环卫的“初贤“,作为队长的“黑乍”列为一等;其余服杂役者又列为一等。

以上共八个品级,“少一而不足九者,盖录彝书者脱漏。”

君长们亦会任命统治区域内的其他族类的首领为官,“苗、獠寨大丁强,亦为祃写(骂写)、祃初(骂初),自统其兵”。

上文简要叙述了君、臣、布三者共秉国政的制度,下文将进一步论述乌撒、水西的行政体制。

黔西北的基本行政单位称为“则溪”(又译作“宅溪”、“宅吉”等),在此以水西为例,《彝族源流》云:

慕俄勾,妥阿哲部,将十三则溪,设自家地盘。

第一是嘎娄,第二是安嘎,第三是陇垮,第四是斗堵,第五是朵勒,第六是于底,第七是洛莫,第八是热卧,第九是以著,第十是化角,雄所第十一,慕柯第十二,火著第十三。

妥阿哲部,则溪的顺序,这样排列的。

彝书《水西制度》所载与此相同,十三个则溪遍布水东、水西,直达贵阳城北三里处。

每个则溪都会设一个大仓库,用以保管征收来的钱粮,在彝语中则()即仓库之意。

所以可以说每个则溪都有一个小市场,因为溪意为集市。

像是黔西北的地区一些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出嫁歌”对十三则溪的特征有生动描述,〈阿买恳〉载:

妥阿哲境内,去来要翻山,是嘎娄则溪……以飞鸟命名,指安嘎则溪……高处出荞麦,中部出美人,指陇胯则溪……骑马好比打秋千,指的都则溪……步行路艰难,汉水不离身,指冬娄则溪……犹如象背上搓绳,似象毛蓬松,指迂底则溪……彝寨地势宽,汉寨地势大,指六慕则溪……高山日不照,壑谷露不干,指热卧则溪……彝家辖地内,掌权人辈出,指以著则溪……云雾遮盖天,称霸于白岩,指化角则溪……冬晴雪不干,夏晴露不干,指雄所则溪……好比用银装饰裙子,好比用金装饰裙子,指慕胯则溪……家中无丝绸,帐幔无限长,指火著则溪……十三个则溪,慕胯地盘广,则溪势力大。

而管理则溪者都是君长的宗亲,根据《水西地理城池考》等彝、汉史籍的记载,阿哲家共有十二大宗亲。

每个宗亲都占有一个则溪,加上君长自己亲领一个则溪,这正是十三则溪的由来。

但君长所拥有的绝非只是一个则溪,崇祯七年(1634)水西君长、宣慰使安坤病故,无嗣,属下各土目争权夺位,互不相让,结果纷纷献地归顺,时总督西南军务的朱燮元疏云:

臣查该司有宣慰之土,有各目之土。宣慰公土,宜还朝廷。各目私土,宜听分守。

宣慰之土究竟指什么地方,十二宗亲之一的卧这头目安世呈称:

其宣慰公地,以著、则窝、化角、木胯、火掌、架勒、安架、的都、朶伱、陇胯十宅吉,插白、雨朶、内庄、则伱、雪革、化处、土桥、哥落、比那、仲已、仲巳、本捏、租写、朶拱、沙垄、却垄、西黑、阿东普、以墨、四着、骂个等白勒庄寨,宣慰既以无嗣,地方应行归籍。

可见,水西君主的土地遍及十个则溪,但并非十个则溪全是其领地。

事实上,每个则溪通常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宗亲的土地,即“各目私土”、“目地”,另一部分即君长的土地,即“宣慰公土”、“公地”,以木胯宅吉(则溪)为例:

木胯宅吉东至阁鸦驿,南抵女农革河,西连镇雄界,北搀蔺界,南北一百里,东西一百八十里,公地计五庄,人民共二十七寨,户口二百四十五房,秋粮每年共该仓斗米一千三百一十一石。

目地大小头目共六十二处,秋粮每年共算该仓斗米六百五十八石六斗一升。

则溪主要有两种职能,一是管兵马,二是管粮草,相应地设置了两种类型的官。

彝书《水西制度》云:“各仓库派有管兵马、仓库的负责人。负责管戛勒仓库与兵马的是扯老底苏,管安戛仓库与兵马的是卜俄必迭……”

《大定府志》亦载:

水西十三则溪。木胯则溪:管钱粮阿户,兵马阿五;火著则溪:管钱粮归宗,兵马以义……宣慰时,管堆钱粮之夷目号六慕濯色,管操练兵马之夷目号慕苴骂色。

但《土地民奴和则溪的管理》中提及的则溪官员有兵马元帅与城堡、营寨主管者两种,没有钱粮官,兹以陇垮则溪、戛勒则溪与朵能则溪为例:

主管戛勒则溪城堡和营寨的,是液额苦帕家笃额阿切的女儿,住于彻堵底苏……

陇垮则溪城堡和营寨的主管者,是妥阿哲(即济火,水西君长国的开基者)的幼子阿哲阿琪。兵马元帅是节能以义。

濮勺必迭,属于德布支系的鲁歹君长家。阿阔阿比,则是慕俄格君长正妻所生的儿子。他们都是陇垮则溪辖区的穆濯、奕续。

朵能则溪城堡和营寨的主管者,是纪启鲁洁。兵马元帅是阿施纳额。濮叶额增为兄,管理勿阿纳(妥阿哲的六世祖)家的地方,濮叶洛举为弟,是外甥家来当臣子,乃洛举土目。

陇勺阿再,初次来管朵能。额拐额知、阿阔阿叶、阿阔木依、阿阔觉道、阿阔额迭、阿叶德初、忍额德直,他们都是朵能则溪辖区的穆濯、奕续。

或许城堡和营寨的主管者即是钱粮官,《土地民奴和则溪的管理》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这段材料还表明,则溪的官员们之间以及他们同君长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有的是分封世系而来,历史久远,如阿哲阿琪系古代水西君长妥阿哲的幼子;有的是后来的君长所封,如陇勺阿再;有的是君长的母系亲戚,如濮叶洛举兄弟;有的是女性,如笃额阿切的女儿;有的甚至来源于其它彝族支系——德布系,如濮勺必迭。

显然,统治权力的分享并不完全满足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众子为小宗,层层分封的宗法制原则——这一原则长期以来被汉文文献和近代研究者用以解释水西的政治制度。

上述引文同时揭示,在兵马与钱粮官下面似乎还有职位更小的穆濯、奕续、土目等。

穆濯、奕续、土目等有时还是一种统称,包括了城堡、营寨的主管和兵马元帅。

如阿哲(阿)琪是陇垮则溪的城堡、营寨主管,但《西南彝志》却称:“陇垮地的三家,额迭和那知,以及阿哲琪,都是慕濯和奕索。”

该书介绍了水西君长国的几个则溪及其主管者,每一个则溪讲完时,都要强调一句:“所有慕濯和奕索(续),其事迹不可忘记。”

每个则溪都必须向君长缴纳贡赋,何种情况应缴何种物品以及数量多少等在书面上都有详尽的规定,管理上完全做到了有规可循。

此外,君长分布在各个则溪的土地或许是由各宗亲负责耕种、管理,这可能也是他们的一项义务吧。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