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买宋> 第二百六十七章 诗酒财气大词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七章 诗酒财气大词人(2 / 2)

柳永,字耆卿,1034年登进士第,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大家都知道,柳永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常出入秦楼楚馆,是有名的风流才子。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他“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当时有人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流传之广。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写词的作家。

其词多写歌妓愁苦,离愁别恨,羁旅之情。

词写得缠绵细腻,但格调不高。

擅长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能以俚语入词,使词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因而有人称柳永是词中白居易。

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胡适称柳永的一首《蝶恋花》词,在他的词里,要算风格最高的了。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离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山光残照里~

无人会得凭阑意。

也拟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写离愁之苦的相思艳词。

主人公一个人,久久伫立在高楼上,细细的风迎面吹来,无尽的离愁,极望生天际。

夕阳下,草色山光虽美,可谁了解作者相思之苦呢~

为了解脱无限的离愁,放纵饮酒,对酒当歌,结果呢,强乐还无味。

这正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到底为什么这样苦,这样受煎熬呢,最后一语道破:为伊消得人憔悴。

原来是为了她~作者最后表示,为了她,衣带宽了,人憔悴了,值得~甘心情愿终不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被词论家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求之古今人词中,不曾多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出。

柳永的一首《雨霖铃》词,是描写与一位恋人惜别之佳作,写得委婉凄恻,意情尽致,读之叫人心动: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暮色沉沉,滂沱的暴雨之后,寒蝉凄切叫个不停。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帐里,为他摆筵送别。面对美酒佳肴,毫无情绪。

无心于酒,有心于情。留恋处,兰舟催发。君泪盈,妾泪盈,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只能是无语凝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千里之别,天南海北地分离。也是由于惜别的酒,使人的感情更无法控制。

多情自古伤离别,特别是,在这冷落清秋节时候,孰能无情,谁能无恨~

今宵酒醒何处,词人想酒醒后,舟临杨柳岸边,晓风一吹,残月挂在柳梢头。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本首词的警句。

这个景色,这个场面,谁都见过,谁都经过,谁都能想象到,最普通、最平常的景物,却给人留下最深刻、最难忘的印象。

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喝大江东去。?”

这也说明,柳永写的是婉约词,苏东坡写的是豪放词。

过去在一起,良辰美景,如胶似漆,叫人难忘。

这次要分开一年多,一切都是虚设,就是有千种风情,向谁诉说,以问句结束,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柳永最擅长写离情别恨,儿女情长的婉约词,他的一首《婆罗门令》词,也很有代表性:

昨宵里恁和衣睡~

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

初更过~

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

风细细~

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

云雨梦~任枕难继。

寸心万绪~

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

彼此~

空有相怜意~

未有相怜计。

这首词,很像《雨霖铃》的续篇。

写羁旅者与情人分手后,旅居异乡,孤独寂寞。晚上借酒消愁,半夜醒来追思。

把词主人的相思苦、离别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昨夜和衣睡,今夜又这样和衣睡,表现了羁旅者孤独寂寞,生活单调,腻味,连衣服都懒得脱。

虽是独自小饮,也喝到初更过,醺醺醉。在酒的麻醉下,忘掉眼前的痛苦,迷迷乎乎入睡。半夜后,又醒来,霜天冷,风细细,孤灯摇曳。

空床上翻来覆去,回想追思。刚才梦中相会,最可恨,云雨梦,难相继。寸心万绪,彼此空有相怜意,可惜没有相会计。

此外还有晏殊,晏殊,字同叔,江西抚州市人,是宋朝有名的神童,7岁能为文,17岁赐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宰相。

其词多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饮酒吟诗、离愁别恨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

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脍炙人口。

《宋史》三百十一卷称他“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

《宋史》又称他“性刚简,奉养清俭。文章瞻丽,应用无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晏元献公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佳宾,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稍阑,即罢谴歌乐,曰:?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趣÷阁礼,相与赋词,率以为常。”

晏殊的词写得高雅富丽,带有一种凄婉的情调,风格自高。

如他的三首《浣溪沙》词。

《浣溪沙》其一: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悠闲地在小园亭台下,听一曲新词,喝一杯酒。

想到去年,也是这样的天气,也是这里的小园亭台。

然而在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月流失,夕阳西下,都是不可逆转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这首词的名句。对仗工整,文词美丽,又富含很深的哲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失。

春去春会再来,燕子飞去还会归来。

但今年的春天,今年的燕子,似同去年,不同去年。

一个人在寂静的小园里,在飘香的花径上,独自徘徊,穷思深究。

《浣溪沙》其二: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一向即一晌,一会儿。

感叹人生的短暂,在短暂的一生中,还常有离别,光阴易失,岁月易消。

在有限的生年,还是尽情地享受酒筵歌席,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这也是晏殊的名句,气象宏阔,意境苍茫,令人感伤春光易逝,人生易老。

一切感伤都没有用,还是多参加酒筵歌席,多欣赏歌妓舞女,多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

本词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时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叹消失的时光不能追回,认识到生命就在现在,要过好现在的分分秒秒。

《浣溪沙》其三:

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杆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园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这首词通过描写眼前即景,表达了作者酒醒人散后寂寞怅惘的心情。

燕子穿堂过,阁中人目随燕子,看到晚花红片,飘落在绿茵地上,池边的曲曲栏杆,倒影在碧水凉波中。

阁中的主人感到一阵好风吹过,接着是几滴疏雨,洒落在嫩绿的荷钱上,声音极细微,但阁中人却都听到了,因小园里太静了。

酒醒了,人散了,孤身独处,又添几分闲愁。

晏殊的一首《木兰花》词,写出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劝人要趁好花尚开的时候,烂醉花间,能得几回,

燕鸿过后莺归去。

细算人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

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

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

烂醉花间应有数。

春去秋来,天回地转,鸿雁过后,燕莺归去,回首往事,千头万绪。

人生好比一场春梦,过去的时光,像秋云散失,无处寻觅。

下篇写像神仙一样的伴侣要离去,挽断他们的罗衣也无法留住。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晏殊任宋朝的宰相,这时范仲淹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欧阳修为谏官。人才济济,盛极一时。

范仲淹提出十条改革朝政的主张,史称“庆历新政”,政治上颇有振作气象。

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断明察,又听信反对派的攻击之言,终止改革,把范仲淹、欧阳修相继外放,逐出朝廷,晏殊也被罢了相。

晏殊为此痛心疾首,把范仲淹、欧阳修的被贬,比为挽断罗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侣,因而他感慨激昂地喊出:不宜“独醒”,只宜“烂醉”。

这可能是这首词的寓意。

晏殊在另一首《木兰花》词中,感慨人生如梦,读来不禁叫人惘然若有所失: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晏殊在一首《踏莎行》中写道: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午间小饮,酒困入睡,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夕阳正照着深深的院落。

这里点明“愁梦”,愁的是对春光流失的惋惜和惆怅。作者富贵的生活,纵有闲愁万种,不过是淡淡的轻愁。

晏殊的一首七言律诗《寓意》,是一首描写男女相爱,以及离别后无限思念,借酒消愁,酒醒后更加孤独寂寞的爱情诗。

全诗生动地描述了封建社会时代,男女恋爱生活基本面貌和内心感情。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度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乘坐油壁香车的意中人,再也见不到了。

分手后,你就像巫峡的彩云一样,不知去向。

回忆我们相见的时候,梨花院里的月色溶溶如水,池塘边的柳絮,随着柔和的春风飞舞。分别以后,我曾几次在无限的思念和寂寞中,喝伤了酒,借酒消愁,酒醒后更是孤独寂寞,如今到了寒食节,更感冷落萧条。

我想给你写信,又不知向哪里投寄,水远山长,处处相阻相隔。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