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买宋> 第八十五章 宋朝百姓的一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宋朝百姓的一天(2 / 2)

大家在电视里都看到过,蹴鞠是猪尿泡做的,和足球差不多大小,玩法相差不多,也是射门,不过那时候的球门和现在的大不相同,乃是竖的一根杆,杆上有块木板,上面开了个洞,比蹴鞠大不了多少,称之为风流眼,是射这玩意,所以难度比足球高多了,后来也就逐渐失传了。

毕竟国足连那么大的球门都射不进,要射这玩意的话……

咱们聊点别的吧……

不过在宋朝,蹴鞠却是一项全民热爱的运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明百姓,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

元代钱选所绘的《宋太祖蹴鞠图》,便是描绘宋太祖赵匡胤与赵炅、赵普等人踢球的场面。

普通人也常常在御街和横街上玩蹴鞠,有道是“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

甚至连女孩子都十分热爱蹴鞠,不少宋代铜镜中就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陶枕也描绘了民间少女踢球的情景。

对此宋代诗人陆游的《残春》中曾写到:“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

可见蹴鞠运动在宋朝的确是火爆一时,称之为那个时候的国球也不为过。

而除了蹴鞠外,也有一些体力不佳的文人们,会选择更为儒雅的高尔夫,也就是“捶丸”来游戏。

所谓的“捶丸”,“捶”即击打,“丸”即小球,是一种以球杖击球入穴的运动项目。

它的前身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于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

不过到了宋朝,文人嘛,柔柔弱弱的,弱不禁风,对什么抗啊,于是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成了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为“步击”、“捶丸”、“角球”,也是十分火爆的一种娱乐活动。

据称当时连儿童都非常喜爱“捶丸”这种活动,如北宋官吏膝甫,幼时“爱击角球”,他舅父范仲淹“每戒之不听”。

这样运动游戏一上午后,消耗很大,中午当然就少不了吃顿好的啦。

前文说过了,据《东京梦华录》载:“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点”。

也就是说城里的大饭店就有72家,还有数不清的小餐馆、小食店……简直是吃货的天堂有木有!

而且可以向大家透漏个小秘密,在这个时期的餐馆吃饭不仅有人帮忙倒酒,甚至还有歌姬小姐姐专门献唱助兴呦~

花费也不贵,普通的小餐馆,一顿饭也就四五十来文,已经可以吃的很好了,当然,你点小姐姐另算。

而且,你也可以选择买菜回家做饭,那个更便宜而且很实惠,想吃什么就可以在城内的百货市场买什么,毕竟市场里什么都有。

吃过午餐后,下午的话,就可以去茶馆点杯茶听听小曲。

虽然咱们现代人讲究午睡,觉得吃过午饭后非得小眯一会儿下午才有劲儿,可很多时候,眯着眯着,一下午就过去了……

但对宋朝的百姓们来说,午睡的概念却并不强,正应了那句话,睡你老母起来嗨……

所以午饭过后,正是唠嗑、听曲、喝茶、憧憬人生的好时光。

还是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瓦舍勾栏”十分之多,仅汴京就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有的甚至“可容数千人”。

所谓瓦舍勾栏,其实就是宋朝时期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

里面有小唱、嘌唱、诸官调、杂剧,多种曲目供君选择,时下最流行的曲目在这里都可以听到,甚至如果有闲钱,都还可以点歌哦!

不仅如此,在汴河虹桥的附近有很多茶馆,有钱人经常来这“斗茶”,夺魁者一般都会赢得茶馆奖励的一壶龙井。

当然,你若是又逛饿了的话,在繁华的街市上也随处都有售卖晚餐的小摊。

据《喻世明言》记载过一个小故事:“入来茶坊里坐下。开茶坊的王二拿着茶盏进前,唱喏奉茶。那官人接茶吃罢,看着王二道:‘少借这里等个人。’

王二道:‘不妨。’等多时,只见一个男女,名叫僧儿,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鹌鹑馉饳儿!’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馉饳儿。’”

所谓的馉饳,便是古代的一种面食了,相当于我们今天吃的“馄饨”。

宋代很多文字记载上都有提到过吃馉饳,可见是当时的一种流行小吃,就好像现在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的沙县小吃般,也不贵,一般十多二十二就可以吃到,很是实惠。

而吃饱喝足之后,你就可以回家休息啦,当然,若是还意犹未尽的话,也可以回家挑灯作词,记录下这一天里难忘的瞬间,好多宋代的有名的词赋,就是这样逛街逛出来的,比如什么东方夜放花千树等。

而这,就是这个时期宋人悠闲的一天了,怎么样,是不是很精彩充实啊。

所以这个时期并没有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是上有天堂下有汴京,可见此时东京汴梁城繁华如梦,是很多人心目中真正的天堂。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