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没人能弄明白为什么王庆让上官义等人抓捕平头百姓,当王庆领着这些百姓行军时,甚至还有的人说王庆有点傻,大军行进,最忌讳跟着一群累赘,你王庆又不是刘备,干嘛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是的,很多人都说王庆傻,可这一刻,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很愚蠢,就连赵有恭都觉得自己蠢,王庆这一招真的太毒了,用百姓攻城,亏他想得出来。
西京兵马,大多都是当地子弟兵,来源无外乎邓州、唐州、汝州、颖昌府、孟州等地的人,而王庆纵兵抢的百姓大都是这些地方的,也就是说西京士卒大部分亲人都在这些百姓中,如今王庆让这些百姓开路,让那些守卫洛阳城的西京士卒怎么办?王庆是一条疯狗,可这条疯狗再一次咬对了地方,当那群百姓靠的越来越近后,城头守兵拿起的不是刀枪长弓,他们一个个颤抖着,有的人已经哭出了声,“爹....娘...”
仿佛是一个开始,无数喊声从城头响起,一个稚嫩的小兵一下子趴在城头上哭了起来,因为他看到年迈的阿公也被人搀扶着走了过来,阿公衣衫褴褛,神色灰白。阿离哭得伤心欲绝,一口一口叫着阿公,爹娘死得早,是阿公将他拉扯大的,本以为当了兵能给阿公买些好吃的,哪曾想当兵两个月,阿公就被贼兵绑了。阿离宁愿自己死,也不希望看着阿公死,所以,他只是哭,至于手里的枪已经落在了身旁。
洛阳城头一片大乱,哪怕那些守将也没勇气去责怪那些士卒,因为就连他们的亲人好友也在人群之中,面对他们,如何拉弓,如何持刀,如何挥砍?
一匹战马从人群中奔出,抬手将一支羽箭射向城头,此人便是上官义,“城上官兵听好,我楚王殿下有好生之德,不愿多做杀上,只要尔等不与我淮西大军为敌,我部将允许尔等带走亲人,回归故地,可谁要敢对我淮西大军动手,尔等亲人项上人头必当送上。”
一支箭,上边帮着一张纸条,打开一看,与上官义所言相差无几。淮西贼兵是什么人?他们就是一群强盗,杀人越货,哪怕是吃人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干的?于是许多洛阳守兵害怕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是该守城,还是该放弃守城,领着家人回家。
这一刻,洛阳城头无数士兵面临着人性的抉择,是要国,还是要家?其实答案很明显,当所有人都犹豫时,家已经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虽然这一天淮西贼兵依旧没有攻城,可这不是什么好事,此时攻城,总会有些人来不及思考,本能的选择反抗,可给那些士兵思考一段时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洛阳。也许洛阳对无数大宋豪杰来说是个威严庄重的地方,这里是前朝旧都,是大宋西京,代表着一种荣耀,可对这些普普通通的子弟兵来说,洛阳再美好,依旧不如家人重要。
不知道刘光世是如何想的,至少赵有恭有自己的想法,不管这些西京士兵做出何种样的选择,赵有恭都不会去怪他们,因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家人。都说有国才有家,可赵有恭从来都对这话嗤之以鼻,说他自私也好,说他没有信仰也好,总之,他觉得华夏文明延续到现在,靠的是家族观念,靠的是浓厚的家族意味,有家,才又国,保护国,因为国中有家,如果家不在这里,谁愿意誓死捍卫?
荣耀与光明相伴的地方,上天有梦,翱翔九万里。仔细说起来,谁也没权利去责怪那些西京子弟,他们应征入伍,保卫洛阳,可大宋却让他们的亲人落入贼人之手,说到底,是朝廷对不住这些子弟兵,而不是这些子弟兵对不住朝廷。不知怎地,想到了后世的大东北,那时候满洲国建立,产生无数关外伪军,他们帮着日本人维持治安,以现在看来行如汉奸,可当站在高处,高高在上批判这些人的时候,良心可安?他们曾经反抗过,他们交着税支撑这个国家,可最终国家放弃了他们,他们怎么办,有些事不去做,家人就得死。当然,世上不乏英雄好汉,可更多地还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家,他们怕死,他们怕的东西很多。关外不说,日本人从北打到南,滋生多少无奈?赵有恭一直都觉得,当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家园土地都守护不住了,就不要再去责怪百姓了,百姓有活下去的权力,你保护不了,他们就得找能保护自己的。华夏文明,祖宗荣耀,对不起,你堂堂朝廷都守不住,要让普普通通的百姓用命去守护么?
宣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沉寂了两天的王庆开始了猛攻洛阳,方翰等人领兵攻城,上官义看押百姓,如此情境下,曾经的东都洛阳,仅仅一个冲锋,就宣告陷落。是洛阳城不高,墙不厚?不,洛阳贵为东都,城高墙厚,可问题是,这个城市的信心崩塌了,一个城市没了信心,就是铜墙铁壁也会变城一堆豆腐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