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数字王国> 560芯片(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60芯片(大章)(1 / 2)

当然,之所以没人选择生物计算机,也可能因为这个方向不靠谱。

D-Wave早在10多年前就发布了第一台量子计算原型机。

IBM也在这个领域布局了十几年。

而源自剑桥大学的Optalysys公司,成立于三年前,专注于光子计算,目前已经获得美国国防部高等计划研究局(DARPA)的支持。

只有生物计算,还是荒芜一片,零星的理论或突破,不成气候。

如果数字集团想在这上面发力,面对的困难要大上很多。

首先一个难题就是人才。

时至今日,数字集团称得上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对于世界级的专家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然而,全世界对于光子计算的研究,都有点摸不住头脑。

计算机与生物学的结合,横跨两个领域,想要找一个靠谱的团队,难度很大。

甚至可以说,没有现成的专家,只能边研究边学习。

赵子明也没有任何信心能找到一个合格的项目负责人。

不过,这种涉及到未来几十、上百年的争夺,谁也无法在现在确定胜利归属。

而且,下一代计算机未必真的会取代全部现有计算机系统,很有可能是两者同时共存,并且与云计算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例如,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各大IT公司正在投入研究,想争夺技术制高点,但整个行业还处于研究的早期,很多具体难题尚未解决。

同样,光子计算机短期内只是现有计算机的补充和现有架构的升级,不可能成为传统计算机的颠覆者。

加上经典计算机技术本身也会持续更新迭代,量子计算、光子计算即使研制成功,可能也只是在某些领域替代超级计算机。

现在可以重视,却不必恐慌。

眼下对于赵子明来说,在硬件领域的主攻方向,既不是组装魔镜产品,也不是被媒体炒的大热的量子、光子计算。

而是经典计算机的核心,芯片产业。

魔镜系列的热销,并不能说明他在这上面的努力是成功的。

同样,打包出售魔力公司,也不是说要全面放弃硬件领域。

和阿里的谈判陷入了僵局,也迫使赵子明寻找新的可能性。

对于500亿美金的估值,阿里方认为太高了,魔力飞跃虽然取得了千亿销售额,估值在合理范围内,但自身并没有多少核心技术在手。

现有的魔镜系列作为新一代的计算平台,还略有不足。

另一方面,硬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太快,魔镜千万销量的优势很难保持两年以上。

到了那时,一旦新品失手,整个公司必将遭受重大危机。

基于多方面的原因,阿里方给出的最终价格是400亿美金,同时要求数字集团提供一年的技术服务,协助他们完成新一代产品研发,以巩固现有销量壁垒。

相比较谷歌给出的条件,阿里就显得太过苛刻,赵子明想了一下,已经指示谈判组暂停接触。

阿里也很有默契的没有多纠缠,对于他们来说,拖的越久越有利。

唯一的竞争对手谷歌,还在跑关系,现在连入局的资格都谈不上。

其他公司要么没实力,要么不感兴趣,企鹅集团就是代表,对VR硬件不怎么关注,一直在软件领域布局。

阿里方是吃准自己这边,有点待价而沽的味道,当然也谈不上卑鄙,商业的事情,本来就是各尽所能、尔虞我诈。

像迪士尼收购皮克斯那样温情脉脉的,在整个人类商业史上都很少见。

在天价收购达成的最后一个小时,乔布斯告诉迪士尼的CEO伊格,他患有癌症,已经活不了几年了,伊格没有趁火打劫,仍旧按照原计划进行。

这只是特例而不是常态。

对于魔力公司能否出手,赵子明本身不是特别在意。

他只是暂时找不到合适的CEO,不想把事情浪费在琐事之中,恰逢谷歌提出收购,考虑了这种可能性,顺便考察了一下,魔力公司在对手眼中的价值。

所以说,不要说魔力降价了,即使不降价,如果其他条件不合适,人员安置、文化融合上达不成协议,他也不会考虑出售。

毕竟一家公司,如同亲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如果不能确定未来的辉煌,那他是不会拱手相让的。

既然阿里想耍一些手段,或者事实情况确实如此,他也不会为对方考虑太多,

只有暂时搁浅,等待明确的时机。

毕竟涉及到如此巨大的金额,没有几个月乃至半年以上,不会有什么结果。

他不是扎克伯格,几天时间就能谈成一百多亿美金的并购案,在赵子明的性格中,谨慎与冒险并存。

魔力公司带给赵子明最大的收获不是千亿的销售额、近五百亿美金的财富,也不是千万的魔镜销量、颠覆电影行业的新生态,而是对行业的整体把握和深刻洞察。

真正接触到硬件领域,赵子明才发现,之间的认识太过浅薄。

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但凡要处理信息,基本都有芯片,包括通信芯片、服务器芯片、手机芯片、电脑芯片等等,是完全靠烧时间、烧金钱才能有所收获的。

说起来,可能有点惭愧。

当前,国内芯片的总体水平差不多处在刚刚实现零突破的阶段。

芯片的六大核心——硅原料、芯片设计、架构、晶圆加工、封测,以及相关的半导体设备,国内都还处于任重而道远的状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