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关于企业反腐,想听听你的意见”,
赵子明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刘兆星心下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客气说道,“赵总太过奖了”,
沉吟一下,组织好语言,开口说,
“腐败几乎是不可能杜绝的,从领导阶层到员工,都缺乏监督和自律的精神,治国先治吏,治企先治管理者,权力是一切的核心所在……”,
成立内部监察机构,不是赵子明的心血来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腐败比公务人员腐败更严重。
同样是人,没有哪个群体的道德更高尚,对于很多职工来说,待遇再好,也不过是一份工作,不是自己的事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严重。
公司发展到今天,腐败问题慢慢滋生,赵子明想忽视都很难,出了问题就要解决。
大企业的通行思路就是,从公安、检察、纪检、审计系统挖人,组建内部反腐机构,名称各异,性质差不多,毕竟侦查工作的技术性还是很强的。
赵子明自然也是走这条路,几家公司现有雇员超过一千多人,人事关系日趋复杂,成立专门机构刻不容缓。
如果不是他发展的时间太短,监察部门应该是伴随着企业一同成长的。
最近一直在物色合适的人选,赵子明作为法律专业研究生,背靠东大,人脉资源绝对丰富。
东大法律专业垄断了整个华东地区的公检法司,想找一些技术人才并不难。
但是,一个合格的主管可遇不可求,他的为人处世、行为作风将直接决定到新设部门的成败。
导师邓哲给他推荐过几个人选,东大的领导也给他过建议,赵子明还在考察中。
今天意外见到刘兆星,稍加接触,发现他也很合适。
专业素质不用多说,绝对过关,而能做到局长的位子,大局观想必不缺。
能在风波中全身而退,说明刘兆星为人还算清廉,没有过多的贪欲。
与刘磊的接触,也没发现其骄横、奢侈,家教可见一般,方方面面的细节,都可以说明刘兆星的能力和为人。
当然,赵子明不会草率下决定,毕竟今天是第一次见面,双方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回去后,还要建立个人档案,进行系统分析。
合不合适,得靠理性判断,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靠谱。
“企业反腐不好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识不到位,贪官污吏人人喊打,但是商业贿赂,并没有形成压倒性的舆论……”,
刘兆星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越是没有准备,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积累。
刘兆星在突如其来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思路清晰、逻辑分明,确实有真材实料,不是那种蛮干型的。
从理念说到手段,从原则到方法,由大到小,进而谈起了办案的口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