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大国之巨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冷热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冷热之争(2 / 2)

如果不能按时交付海军,那么大的责任谁承担得起?当然现在只是讨论,如果通过了的话,则是向上面提建议,至于上面能不能通过就不好说了,如果不通过也罢了,要是上面通过了,将来真的出了问题,恐怕在座的也免不了要承担责任的。

特别是对于舰载防空导弹系统设计单位来说,责任就更大了,到时候要是不能研制成功装舰,那算谁的责任呢?只要上面定下来了,多半还是他们的责任大。

因此赵劲夫提出了修改设计的意见后,会场上的专家们就分成了两派,一边是支持赵劲夫的,一边是支持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总师王克明的。

此时王克明就旗帜鲜明地反驳着赵劲夫提出来的观点。

“老赵,我说你是不是被洗了脑子?现在距离咱们新型导弹驱逐舰设计定型的日子也不远了,你却说要大改设计,当然别的我就不好多说什么,可是你要修改舰载防空导弹发射系统,想用米国那种热发射系统,可是你知道研制难度有多大吗?不仅是难度大,还有成本高,安全性低的缺点,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五年之内我们不可能研制成功。你看着办吧!”王克明就直截了当地说道。

与会的设计师们,都在看着两总师之间的争论,其实这主要是冷热之争。王克明他们搞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是采用的冷发射方式,这也是跟前苏学的,本来海红九就是基于前苏的S300改进而来的红九,再次改进而来的。前苏的里夫M舰载导弹系统就采用的冷发射,所以很自然的海红九也采用了冷发射的技术。

冷发射的优点也不少,而且前苏还是最早装备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比米国早了五年。冷发射方式的特点就是导弹在发射筒内不直接点火,而是借助导弹发射筒底部的燃气发生器产生动力,把导弹推出去,达到二十多米高度时再点火。这种燃气的温度只有二三百度,所以不需要设置燃气排放装置,没有热发射那种燃气腐蚀,导弹筒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容易,费用低廉。

而中国的导弹设计师们,以及上面的领导正是看中了冷发射的这些优点,而且在技术的继承性上,还有研发难度要小很多,在海军的弹道导弹潜艇上就应用了冷发射的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在水下发射比防空弹重数倍的潜射导弹,有了这样的经验研制冷发射的舰载防空弹垂发系统就容易多了,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冷发射更适合新型导弹驱逐舰,因而采用了这种设计。

当然这时候中国已经在开始摸索米国的热发射了,毕竟热发射也有它的很多优点,现在中国也在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只不过还处在摸索阶段,要想装舰怕还不知道要多少年。

中国的导弹设计师们也看中了热发射的优点,那就是可靠性高、多目标接战能力强、发射速度快等优点,米国海军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那可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实战检验的。

因而尽管现在新型导弹驱逐舰上应用的是冷发射系统,但事实上王克明他们也在研究热发射系统。

赵劲夫呵呵笑道:“老王,你也太没自信了吧?我认为你们有这个实力,把我们的热发射系统搞出来。我想你心里面也很明白,到底哪种发射系统更先进,虽然我们的方针还是两条腿走路,稳扎稳打,可是我们的海军等不起啊,海军舰艇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隐身化,导弹发射共架,只有热发射能满足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点你比我更清楚,对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