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仕途红人> 第606章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6章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2 / 2)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曲钢就想推进这项改革,以图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施,如今这些职工觉得社保医保没着落,也希望能彻底解决这些事。

说实话,对于张峰看来,这次2万多人的集改过程可以形容为“呕心沥血”,这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堪称浩大。

省里的各个部门,都给予了充分支持,协同解决历史难题,依法解决社保历史欠费和养老保险接续路径,按原有政策接续医疗、工伤保险和补缴失业保险。将改制企业股权无偿划转属地方,由地方托管职工和工伤职工。

大家都知道,如果这次改革再不成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启动,为此大家都积极支持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一次性彻底分离,改革工作不留尾巴。

说实话,曲钢厂办大集体存在的问题是4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历史沿革长、积累问题多。要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摆在集改面前的最紧迫、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此次改革中成本最高的一项。

经过测算,这次改革共计投入成本30多亿元,幸好国家支持了10亿元、曲江省投入了10亿元、曲钢拿出了10亿元。丽华市没有出力,只有出人出力,但彻底解决了近2万人今后养老、医保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

对于曲江省和曲钢来说,虽然拿出了巨额资金,但总算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彻底进行了了结,也算是值得的。

在整整考虑了一个星期后,曲钢附企退休人员周芳来到一处集改协议签约办公室。在簇拥着的人群中,她很快签下了一份《和解协议书》。自此,周芳从名义和实质上都不再属于厂办大集体的人员。

周芳所在的集体企业是机械厂,和她同来签约的还有很多这个厂的职工。一份协议让早在二十年前就解散的人们重新聚到了一起,但签完这份文件之后,他们很快再次各奔东西。

此时整个曲钢厂办大集体的集改和解协议签约已经进行到了第8天。整个丽华市50多个签约点,80多家集体企业,每天数千人都在陆陆续续地前往签约点进行签约。在周芳签约之前,她听说,她所在的单位只剩三个人没有签了。

这是一份为解决双方劳动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等的所有安排和约定。根据协议,双方将无条件遵守,再无其他任何争议。

周芳现在退休在家。当年她从事的是有害健康工种,根据规定,年满45周岁即可退休。不过,她所在的机械厂,早在上个世纪末,也就是在20年前就已停产,彼时周芳尚未达到退休年龄,从此周芳和厂里的员工一道,待业回家,没有再回过工厂。

曲江省人社厅、国资委、总工会、财政厅、市场监管局相关领导,丽华市主要领导,曲钢集团领导共同参加了一场签约仪式。

在这次签约仪式上,两项分别关于“曲钢厂办大集体改革改制企业股权划转”和“支持曲钢厂办大集体改制企业发展”的协议由曲钢集团总经理王俊文和丽华市张峰市长分别进行签署。

让张峰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改革,间接地促进了丽华新城的城市综合体拆迁工作的完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