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驿站的支出是直接的效果,间接带来的好处可不止数十万两白银。让政令、军令快速下达地方,提高行政和用兵效率,可间接节省上百万两白银。”另一个电力局的官员说道。
“咳咳,可是想要铺设电线,还要遍及全国各个省府、布政司,恐怕要动用的人力,投入的资源是一趣÷阁天文数字。预计需要百万两白银的投入,而且动用的人力也要十万。尚且以现有发电机的效率,供给如此距离的电力,恐怕发报成本很高。”一些对发电机原理有所理解的电力局官员适时浇冷水。
“你们也不必将电报线路建设想的十分复杂。我们修建的蒙古草原大铁路难度可是比起电报线路复杂多了。而且我们在辽东、辽南不是已经成功搭建了地方的电报网络了吗?”楚云却不以为然。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以后,次年就建成了全长三千多里的津沪电报线,沿线设立七处电报分局。
当时外忧内患都尚且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更何况楚云有充分的时间、充分的资源来建立全国性质的电报网。一年不够?那就第一年修到南京去,第二年修到广州,第三年修到云南,怎么也能够建立起全国性质的电报网络吧?到时候再拉地下线缆连到琉球、夷洲、琼州,将所有归属于华夏的土地给整合起来,花个五年时间怎么说都能做得到。
而且现在周边的形势给了楚云这个机会。除了楚云自己作死以外,抱歉,附近还真没有能够威胁得到九州军地位的势力。
“劳工的问题不用担心。我们华夏各地还时常有天灾发生,陕北、河洛一带经过天灾人祸,流民百万,我们安置都安置不过来。从中挑选出一批分不到土地的流民作为劳工铺设线路,他们也能够以此为生,混口饭吃,可不比造反强多了?”楚云将劳动力的主意打到了关中等地的流民身上。
这样的处置有一点像是经济大萧条时候安置失业的工人。作为官方势力,九州军打下了江山就应该担当起照顾华夏百姓的责任,需要让百姓吃饱穿暖。但是如果只是慷慨解囊地救济灾民的话,可能灾民都能将现在还算是富有的九州军给吃破产。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各地流民重新回到土地上,或者从事有生产力产出的工作。
“这主意甚好,属下听闻纺织总局已经趁着北方流民惊魂未定之际已经低价招揽了一批工人,正在济南、真定等地成立纺织厂。我们电力局也应该效仿这样的做法,一来可以缓解流民无所依的局面,二来又可以不用怎么额外支出薪水就能将电报网络给搭建好,只要给贫苦的百姓一口饭吃就好了。”电力局的官员说道。
“这件事与修建火力发电站列为同一件重要的事情。”楚云想了想,“电力局负责供电,我会专门从电力局抽调官员成立电报局,专门负责这件事情以及日后电报系统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