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我真的是演员> 第四百九十四回 金球奖魔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四回 金球奖魔咒(1 / 2)

“金球奖落幕,28岁的最佳导演诞生!”——《华夏电影时报》;

“彭怿辰打破科波拉尘封40年的纪录,成为历史最年轻的金球奖最佳导演。”——《纽约日报》;

“彭怿辰成就年轻奇迹。”——《泰晤士报》;

“辰仔的年轻风暴,刮向好莱坞!”——《明报》;

“华夏导演,首次夺得金球奖最佳导演。”——《华夏人民报》……

嗒,嗒,嗒,嗒!

全球的报刊亭、社交媒体、室外媒体广告上,无数张彭怿辰领奖的照片,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他是金球奖最佳编剧、影帝、导演,他一个人的星光,就让整个金球奖上,所有其他明星黯然失色。

但这个正受到全球追捧的男人,此刻却在自家的卧室里,手忙脚乱地给自己女儿换着尿布。

……

洛杉矶初春的阳光,暖暖地洒进客厅。

于静靠着沙发,一边看着星旗国的搞笑综艺节目,一边时不时关注一下不远处的彭怿辰。

他坚持要自己来给女儿换尿布。

于静知道,这是为了弥补他明天就要去澳洲拍电影的事情。

虽然无数人都为彭怿辰在金球奖上的斩获,而感觉惊叹和钦佩。

但依然有人在给《乡村教师》和彭怿辰泼冷水。

他们提出的观点,已经近乎于迷信。

那就是所谓的金球奖魔咒。

金球奖作为奥斯卡的风向标。

一直都是人们预测奥斯卡最终获奖名单的一个参考。

如果有某个演员或者导演,在金球奖上呼声很高,并最终成功获奖,一般在奥斯卡上成功的几率也会很大。

但是,如果某部电影在金球奖上太过耀眼,获得了过多的奖项,甚至横扫了金球奖的话。

往往它在当年奥斯卡上的表现,却会一落千丈,甚至颗粒无收。

这就是所谓的金球奖“魔咒”。

想起关于“魔咒”的报道,于静有些郁闷的翻着手里的杂志,心里却完全没有看杂志的想法。

彭怿辰终于给女儿换完了尿布,他感觉这比和国术高手打一架还累。

看着一边沙发上,有些闷闷不乐的于静,忍不住笑道:“静静,还在为那个‘魔咒’担心呢?”

“也不是,就是感觉科幻电影在奥斯卡上,确实不受待见。心里有些忐忑。”于静皱着眉头回道。

彭怿辰笑了笑,他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根本就没把获得奥斯卡的希望,放在《乡村教师》这部电影上。

在他估计,这部电影最多能在奥斯卡上获得一些技术类奖项。

毕竟前世卡梅隆的《阿凡达》就是最好的例子。

“好了,不要想这些事情了。等我拍完下一部电影,我们就能休息整整一年。除了一起照顾萌萌之外,我们还能一起出去旅行,好好照顾一下我们在大理的‘辰静小店’。想象一下,到时候我们在洱海岸边,带着萌萌散步的场景,我现在就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赶快完成下一部电影。”彭怿辰笑着安慰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