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奋斗之第三帝国> 第04节 史无前例的洲际会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节 史无前例的洲际会师(2 / 2)

冉妮亚凝神在地图上寻找了几秒钟,艾艾道:“阿塞拜疆的比利亚苏瓦尔,安德里的部队到了这里,正在组织第三次渡河。另外,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共和国发生反苏暴动,德军独立第667突击炮兵旅和亚美尼亚志愿军两个师已经介入……”

丽达进来拿着一张纸走向元首。李德指向冉妮亚,她接过来瞥了一眼,扼要地说:“苏军猛击安德里的左肩。另外,安德里组织的一次海上迂回行动失败。”

李德升“腾”地站起来,一字一句地向丽达吼叫:“马上告诉安德里,埃及的尼罗河我们都过来了,还在乎眼前的这条加雷河?不惜任何代价冲过去,再往前30公里,就可以会合了。”

他恶狠狠地盯着克莱斯特:“你们也尽快占领阿里?拜拉姆雷,渡过库拉河向南挺进,与从中东而来的隆美尔的部队会师”。

希特勒杀气腾腾的面向满屋子纳粹将领,挥动双臂声嘶力竭地吼叫:“先生们,我们正在改写历史。东线德军与跨过非洲、西亚的德军将实现历史性的会师,你们的名字即将载入德国金色的史册。”

“嗨希特勒——”将军们疯癫了。

防守加雷河南岸的苏军几天后向审询的丽达叙说道:“那条土黄色的毒龙从山脉里滚滚而来,仅仅是它的头就覆盖了我们曾经坚守过的那座山岗,当他再近一点时,我们终于能看清那些是无法计数的来自中东的德军。他们疯狂地踩踏着不知道从那里弄来的自行车,累得像死狗,狂得像疯狗,在自己制造出来的巨大灰尘和噪音里咳嗽着。他们好多人热得连上衣都脱掉了,赤.裸的身上绑缚着武器中,好些人的车胎都爆掉了,根本是两个早就变形的钢圈。而在他们后面,扬起更大的烟尘,亚美尼亚的骑兵们策马跟在后面。”

这是离开公路抄近路的一支前锋,他们迅速到达河边,丢下自行车冲上桥。守桥的苏军工兵按下起爆按钮,半晌没听到爆炸声,才发现电线被人家切断了。在德军在桥上忙碌时,亚美尼亚的骑兵们翻滚着浪花策马渡河,并得意洋洋地向德国友军打口哨。

隆美尔是名符其实的“联军”总司令,他的麾下杂七杂八的军队总是多过德军,所以他使用这些部队得心应手:他用亚美尼亚军进攻阿塞拜疆,用阿塞拜疆人对付格鲁吉亚,让格鲁吉亚志愿军投入到解放亚美尼亚的战斗中。

天上飞机在投弹扫射,地上坦克在横冲直撞。炽热的砾石在抖动着。士兵们躲在战壕中,从他们满是尘土的脸上流下来的汗汇成了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一群群苍蝇像乌云一样盘旋在尸体与粪堆上空,折磨着伤员。战场上布满了燃烧着的坦克与运兵车,还有损坏的枪炮与车辆。当枪炮中的*爆炸时,烟雾与尘土便向四处飘散。

安德里把军指挥部的工作一古脑儿推给了参谋长,他自己亲率七辆豹式坦克和几辆装甲车猛打猛冲。头顶上一架方框形飞机为他引导方向,驾驶飞机的是卡尔梅克人。安德里的这支小部队从四散而逃的苏军中呼啸而过,到了离加雷河三公里的地方时,三辆德国型“黑豹”和四辆苏式“猎豹”坦克全部挂了,百来号人只剩下十几个人,一个团的苏军和几辆噪声很大的“山寨版”T34坦克向他们步步进逼。

千钧一发之际,在空中的卡尔梅克人呼天抢地调来炮火支援。苏军涣散了,不仅错失了俘虏德军军长的良机,反而向这一小撮德军投降了。

其实,他们十分明白自己的处境,就算抓获了眼前的德军军长又能怎么样?从斯大林格勒以南到伊朗边境、南北一千四百公里的纵深以东都被伏尔加河和里海隔断,德军沿伏尔加下游到里海西岸又拉上了一道铁箍子,掐断了高加索苏军与内地的最后联系。妈的,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就算能跑掉也不跑:家里有地等着我去种,只有脑子在伏尔加河里浸泡过的人才愿意离开美丽富饶的家乡,到西伯利亚玩自我流放。

“冲啊——”安德里从弹坑里跃起。周围是炮弹炸出来的热气,脚下是奄奄一息的德军重伤兵,他全然不顾,一口气冲到了一条小河边。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河,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则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安德里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河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河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他将目光投向烟雾弥漫的河对岸,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将见证德军的盖世武功,也将记载他代表非洲与中东德军,与东线德军会师的历史性时刻。

“我怎么他妈的这么幸运呢!”他情难自禁地在自己脸上狠狠打了一巴掌,竟然不感觉到疼痛。

猛然,他看到对岸几个满身征尘的人向他挥手。他忘情地大喊大叫,泪水喷薄而出。

一艘橡皮舟划过河,一个德国兵还未等停稳就跳到水里,水花溅到几米外的安德里身上。湿漉漉的德国兵向安德里敬礼:“报告将军,我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克莱斯特第一坦克军团米勒上士,我从苏联赶来。”

“我是隆美尔中东军团的安德里军长,我来自伊朗。”安德里向面前的这个无名小卒还礼。欣喜若狂的上士转身向他的战友们高呼:“我们会师啦——”

安德里感到一阵晕厥:来自东欧和中东的两股汹涌澎湃的铁流汇集在一起了。从现在起,纳粹德国将北非、中东与苏联西南部囊括已尽,使欧、亚、非连为一体,控制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石油资源,切断了苏联的主要石油供应基地,将英国势力驱逐出地中海中部和东部。实际上,希特勒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令人胆寒的力量,让人窒息的气势,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自去年仲夏以来,320万陆军在50万空军的掩护下,从冰冻的北冰洋到温暖的黑海,在3000公里的宽广战线上齐头并进。南线德军势不可挡地碾压过波兰平原、乌克兰原野、顿河、高加索,三千里路风和云,与另一支穿越北非沙漠、饮马尼罗河、征战中东,驰骋近万里的帝国军队在阿塞拜疆两河间胜利会师了,实现了德军在欧洲、非洲、亚洲的会师。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的洲际会师,是日尔曼民族永远的史篇,也是饱受凡尔赛之苦之德国人民崛起的象征。

对全体德国人民和一部分欧洲人民而言,阿道夫·希特勒的军事和政治功绩超越了亚历山大、凯撒、马其顿、忽必烈、拿破仑。他怀揣着人类可能实现的伟大梦想,带领德意志人民实现民族振兴,充分运用谋略和政治智慧,以土地换和平,用苏联十分之一的领土建立四个德意志东方省,将德国的边疆扩展到北冰洋、伏尔加河、黑海与高加索。同时在保证本国人民的前提下,把一些恩泽带给了东方民族,让苏联各民族实现独立。这是真正的、而不是自封的“看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德军向高加索撒下了一个巨大的网,网住了苏高加索两个方面军、110万苏军,苏联的粮库和油库不可避免地被德国囊括一尽。很多苏军士兵扔掉了武器,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有的正一半期待、一半好奇地等待德军。极少数到山里打游击的勇敢战士们不断被名目众多的民族军和地方武装从洞穴里拖出来,成为斯大林的替罪羊。这些乌合之众们整起同胞来,有时比入侵者还心狠手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