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做就做,刘厚马上吩咐下人去找两个画师过来。刘厚在建立这个工业基地时,招募了大批流民,这些流民固然大部分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但也有少数人是读过书识得字的文化人,当然其中也有几个会画画、会算术的“人才”。
这些人都不是才识高绝的“名士”,毕竟这个时代,能买得起书,读得起书的多数是高门大户的人家,一般寒门很难有机会读书识字,当然,例外还是有的,但毕竟不多。
所以,《三国演义》中出场的人物,多数是名门望族的人,象刘备这样卖草鞋出身的确实不多。以刘厚目前的处境,显然也不可能招揽到多少“名士”前来投奔,所以他很珍惜每个有本事的人才。
他命人对招揽来的流民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将他们的特长都问得清清楚楚,记录明白。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就不用说了,直接被投入到各大工坊和研究所。其他所有认识字的、会画画、会算术的人,都被挑选出来,特别对待。
这不,不一会儿就找来两个会画画的人。“参见公子。”两位画师同时拱手施礼。
“嗯,请问两位先生高姓大名?”
“小人苏晨。”
“小人胡虎。”
两位画师应道。这苏晨字旦阳,看起来二十七、八年纪,胡虎字孟寅,接近四十岁,两人都是一袭洗的发白的长衫,其中还辍着一、两个补丁。
两人都是面容清瘦有菜色,显然是长期营养不良,苏晨短髯,胡虎一把山羊胡。
刘厚想了想,想不起历史上有这两个人的名号,估计不是什么名人,也就作罢了。
历史上,三国时期有名的画家不是在魏国就是在吴国,就是没有一个在蜀国的,这也反映了蜀国在人才上是多么匮乏。更从侧面反映了刘备、诸葛亮是多么的穷兵黩武,多么不重视文教事业。
刘厚稍微考校了一下他们,发现他们的画技稀疏平常,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是,那可能随便哪里一扒拉就扒拉个才子出来。这年头才子可不是满大街都能找到的。
想想也正常,他们都是寒门士子,就算是天才又怎么样,他们买不起纸张练习画画,平时不是找根树枝在沙地上练练字就是拿根毛趣÷阁蘸水在青石板上写写画画。这样都能练出一手好画来就见鬼了。
不过刘厚也不是要求画什么精工仕女图,画武功秘笈,关键是把人物的动作清晰表现出来就行了。
其实刘厚是不懂画画的。后世他生活在应试教育的年代,音乐课和美术课变得可有可无,学校将这两门课能省就省。
他家境也不富裕,家里也没钱给他上什么课外兴趣班,所以,造成他对这两门技能完全的缺失。音乐都还好一点,毕竟他好歹赶上了港台流行歌大行其道的时代,从各种渠道听了不少歌,虽然还是缺乏音乐的基本知识,不过好歹能哼几句。
但是画画他完全两眼一抹黑,动画片看了不少,但是画画和看画完全是两码事啊。
刘厚先把后世见过那种简趣÷阁画和漫画的情况给两人说了一下,由于刘厚缺乏画画上的基本知识,所以也说得不清不楚。
这可把两人难受死了。两个人按照刘厚的要求画了一幅又一幅,刘厚总是觉得不满意,碍于刘厚的身份,两人又不敢有什么怨言,只好老老实实地重画,再重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刘厚也讲得口干舌燥,两人更是画得手部酸软,画出来的东西终于勉强满足刘厚那种后世漫画审美观。两人看着自己的作品,不由得面面相觑,这画好看吗?一点也不觉得啊?
没有办法,这代沟有将近两千年呢。不过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小公子那是什么人,益州之主的未来接班人,他们不过一介贫民,能得小公子收留已经是大恩大德了,人家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之所以一定要让他们画简趣÷阁画,是为了减轻他们的工作量。毕竟简趣÷阁画寥寥数趣÷阁就能完成一个图案,将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而一本拳谱,涉及的动作很多,如果每个动作,都要用繁复的中国画手法画出来,还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刘厚最是没耐心,想到要办的事,总恨不得马上办成,所以他不想让这两人将时间浪费在画一些没用的细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