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擎宋> 第630章:孔明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0章:孔明灯(2 / 2)

乐天接着言道:“下官所说的火攻,并不需我军派人进入夏军大营纵火,而是要火焰从天而降,落入到夏军大营,待夏军救火的慌乱之际,我军趁机偷袭劫营,定可一举功成大败夏军!”

“火焰从天而降?”听到乐天这么说,种师道、种师中、刘纵武三人不由的面面相觑,不明白乐天话里是什么意思,心中又极为的好奇。

感觉乐天说的不着边际,文人出身的种师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责斥:“子不语,怪力乱神,乐中书身为读书人,怎可信虚无飘渺的神鬼之说?”

“听乐中书这般说话,刘某倒是想起一件有关于乐中书的旧事!”刘仲武与种师道的态度完全不同,接着言道:“乐大人在京中任职时断案如神,有数桩案子因破的巧妙,被录入我大宋提刑典中,成为主刑官必读之例,老夫曾观过此案例,说是去岁乐中书曾得陛下宠信的金羽门客林灵素相助,请出三清祖帅断了一桩儿媳杀婆血案,将凶手绳之以法,莫非乐中书得金羽门道林道长的真传,有通晓巫神法力之术?”

听刘仲武这么说,乐天立时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古人又信奉鬼神之说,种师中听得好奇,在旁言道:“乐中书不妨与老夫三人等说个清楚,这火焰从天而降是什么意思?”

“下官与林灵素道长只不过是有数面之缘罢了,并未与林道长习得道法!”乐天摇头。

“那这天降火焰又是何意思?”刘仲武不解。

乐天一笑,反而问道:“三位老大人可曾听说过孔明灯?”

“孔明灯?”刘仲武点了点头,“这个老夫倒是听说过的,民间将此灯称为天灯,也叫许愿灯、祈天灯,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传说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发明,据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好计策!”没等刘仲武将话说完,种师道忽大喜了起来,将刘仲武的话打断开来。

“果然是好谋!”此刻刘仲武也反应了过来,言道:“只要将孔明灯做的大些多些,然后再在孔明灯里放置火油等易燃物,如诸葛孔明一般,算计好风向使之坠落于夏军营中,夏军营中自然大乱……”

种师中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这孔明灯倒是容易制做,但漂浮的高度过高,又如何落于西夏人军营中,这却是难办的紧!”

乐天言道:“在孔明灯中放置火油火棉等易燃物,重量会压低孔明灯的飞翔的高度,再在孔明灯中除放置燃烧的松脂外再放以火油火棉等易燃物,待松脂燃尽之后便点火油火棉,孔明灯自然会化成火团从天空中掉落,只要将火向与燃烧时间估算准确,再加以大量孔明灯,火烧夏军大营并非难事!”

“妙哉!”

听乐天这样说,种师道不由竖起了大拇指,连同刘仲武与种师中二人投向乐天的目光中,也尽是赞赏之色。

“冬日常刮西北风,只有雪前偶尔有从南或是东南方向刮来的风,今日正值南风,我军可谓是占了天时,不趁此机会行事,岂不贻误了战机?”刘仲武也是言道,同时看了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二人,问道:“二位以为如何?”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误此战机,我等悔之晚矣!”种师中言道,眼神灼灼。

“此战只要铩了夏军的锐气,夏军短时间内定不敢再向我军发起进攻,也为我等争取时间等候援军!”种师道言道,目光中满是自信。

孔明灯制作起来简单的很,所有的物件也是普通到了极点,只需大薄纸三张、松脂、细铁丝若干,至于火油火棉军中更多。

为了能够载起火油火棉,孔明灯也要制做的大些才好。种师道、刘仲武二人分别下令,让两路军中士卒做孔明灯,至少要做两万盏。

孔明灯这等东西,许多士卒小时候都玩过,做起来自是不陌生,只是这些士卒们心中不解的很,眼下与夏军就要有大仗恶仗要打,怎么做起了孔明灯。

有人不禁要问了,宋代有细铁丝么?汉代的金缕玉衣用的是很细的金丝,金有很好的延展性,做起来比较容易,铁的延展性也不差,至中国什么时候有铁丝的,看看锁子甲就知道了,锁子甲就是由一个个铁丝环,环环相扣而制成,而锁子甲在西方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了,华夏在晋代的时候,锁子甲在武将中也很流行了,这说明拉丝技术在晋代时便有了。

现说古代制做针,可不是铁杵磨成针那样,是用拉丝技术将铁拉成铁丝再断开,磨尖打孔而成的,若是用铁杵来磨,不知磨到猴年马月。铁杵磨针的典故出自明朝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刘氏斋尼》,要说劝说倒是可以相信,但若是当真就有些让人笑掉大牙了。

再者说,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写了一首《鬼蝶》的诗,其中有一句“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显然可以证明宋代是有铁丝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