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擎宋> 第538章:廷辩(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8章:廷辩(上)(2 / 2)

陈御史的表态很有象征意义,这说明在御史台内,对乐天这份报纸的看法也是分成几种的。但陈御史话音落下后,却是引来同班中那三十多位御史齐齐的怒目相视。

入了毂了!

一众朝臣们听乐天这般说话,心中也是开始仔细剖析开来,毕竟报纸是个新兴事物,以这个时代人的见识,根本还想不到因此而向下发生的事情,之前绝大多数还处于看热闹的养成,只有乐天说过一番话来,才能顺着乐天的思想继续发挥下去。

御史台的一众御史们看到报纸上对他们的指责,由于在这种事情下没有先便,下意识的脑补并且实施了起来来,按照弹劾程序将事情办理了,却忘了报纸的本质,在本质上这报纸只是属于民间事务,根本与官场与朝廷没有什么的关系,要说有关系的话也是不要钱白送的关系。

之前天子便是阅了这份报纸,也不能说是这张报氏就是奏疏,上面的内容就是弹劾御史台的,更不代表天子向这些御史发起问责,然而这些御史却当成了正事,而且是很莫名其妙的向天子进奏。

这显示出什么?有继续脑补的官员将问题细化起来,归类有三:其一,只能表明这些御史的在政

治上与官场上的不成熟性;其二,只是一篇文章而己,却兴师动众的在朝堂上大起干戈,甚至是联名上奏,这是不是心虚的表现?其三,己经有些处于官场边缘化的乐天,成功的挑起了事端,引起了天子与百官对其的目光。

当然,以上三点这些还只是官场达人的心中想法,至于官场骨灰级老玩家更有一番自己的延深发散的想法,只是此时不宜多说罢了,还要看事态发展的情况,最后才能表达出来。

此时在龙椅之上的徽宗赵佶也不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皆竟身为一国之君,凡事都要深思熟虑,轻易不能言语。

看丹墀之上的天子不言,随即乐天接着说道:“今日,本报之上又刊载了一篇文章,诸位大人不妨再读一番,至于报纸上言事之观点是否正确,一看便知!”

随即乐天又向徽宗赵佶奏道:“陛下,可否容微臣将这一百份报纸呈上殿来,分发与诸位大人观看?”

“准!”徽宗赵佶点头。

昨日便准备一百份今日发行的第三期中华日报。朝堂上有官员数百,然而乐天只带了区区一百份,也是有着自己一番目的,就是让那些御史们最后观看,让他们一时无法适从。

徽宗赵佶最先拿到呈上来的中华日报第三期,直接翻开第二版,却是险些笑了起来,只标题很是严肃,但副题却很是有趣--

主标题是:批驳御史尸位素餐无知之论,副题是:兼与探讨御史台官员之辛酸。

不止是徽宗赵佶大跌眼眶,险些失仪笑了出来,朝中一众大员们也是差点笑的喷饭,更有几个勋贵笑的上气不接下气。这显然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啊,某中书大人将御史台的这些御史们当成猴子耍了,而且耍的是相当的漂亮。

历朝历代都少不了勋贵,大宋自然也有这么一群衣食无忧之人,这些人整日锦衣玉食碌碌无事,所以不得不寻点乐子打发无聊,但往往要受到御史的参骇,所以相比较百官,这些勋贵们更要受御史的气,所以勋贵们笑出声也是在释放着心中对御史们的压抑与不满。

看到一众大员们的表情,一众联名弹劾乐天的御史们先是心中感到不解,随后心中有一种不妙的感觉,当看到朝中一众大员边读报纸边投向自己这些人的笑意,渐渐有一种心附谷底的感觉。

“朕是明白了!”目光匆匆扫过,徽宗赵佶将报纸放到一边笑道。

“请陛下明示!”乐天忙道。。

徽宗赵佶说道:“依朕来看,乐卿办的这份报纸,只是相当于民间百姓之评论,只不过乐卿将这些言

论印于绝上与百姓观看,实与朝廷没有半点关联,只能算做民间闲时消遣之物!”

“陛下圣明!”乐天忙回道,口中又言:“哲宗皇帝朝曾有:‘常程申奏及经尚书省已出文字’,‘其实封文字或事干机密者,不得传报。’;陛下也是曾规定过:‘敕黄门下臣僚章疏,自合传报,其不系敕黄门下臣僚章疏,辄传报者,以违制论。’之类的御言,所以臣不敢有所悖违,更是将此等金口御言当做金科玉律!”

“陛下,不可为乐中书之花言巧语所蒙蔽!”还未看到今日的中华日报,那领头对乐天发起弹劾的御史言道:“陛下,乐中书在报纸之上散发朝中重臣之言论,更是介绍地方百姓风俗地理志异,再加上书官俗闻陋习之艳

事,实不配称圣人门徒,我等更耻与其为官,再者言,乐中书有操弄民舆之嫌,日后难免不成为我大宋之患啊,还请陛下三思!”

弹劾讲弹劾,这般说话便是重了,不止是乐天的目光深邃了起来,便是一众朝臣也是轻挑眉头,显然这们御史所言有些触及忌讳了。

徽宗赵佶自然不能轻易接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乐天,让乐天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闻言过后,乐天也是轻挑眉头,将目光投向那位说话的御史,沉声道:“这位御史大人想来也是进士科出知,不妨背诵下国语·周语中的《召公谏厉王弭谤》,然后再为乐某与殿中百官解释一下其间所表达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