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擎宋> 第475章:卓啰和南军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5章:卓啰和南军司(2 / 2)

刘法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大帅,末将手下还有两万兵马全部交于大帅指挥!”何灌说道,又言:“据末将听说,便是除去被大帅俘获的一万多夏军,那卓啰和南军司恐怕还有不下三万的西夏精锐,若是再加上察哥从统安军派来的援军,恐怕我军要面对五万的敌人!”

不怨何灌担心,五万人不是个小数字,刘法帐下士卒加上何灌麾下也不过三万多人,面对西夏五万人马的决战,这胜算当是渺茫的很。

“五万人马而己,毋需大惊小怪。”刘法神色极是淡然,随即又是一笑:“至于统安城察哥的部下,现在最有战斗力的,恐怕只有重装甲步兵步跋子了!”

闻言,何灌心头不由一跳,暗忖刘法还没有接受统安城之败的教训么,都是带兵的将领,怎么不知道《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统安一败刘法以两万对三万,不止是在人数上处于劣势,更是犯了劳师冒进的兵家大忌,眼下三万对五万同样处于劣势,怎么还不吸取教训。

在葫芦隘一战后,西夏重骑轻骑不止是失了马匹也失了铠甲,惟为重步兵步跋子没有出动,所以最建制保存的最为完整。

只是何灌不知道,自从被乐天改良后的*出现后,战争进行的方式悄然间发生了改变。

卓啰和南军司不同于统安城也不同于盖朱危,是西夏重要的军事重镇,是西夏失了盖朱危之后,将宋军挡在横山之地的最后一道屏障,若是卓啰和南军司再被宋军攻破,则意味着西夏将无险可守,腹地直接暴露在宋军的面前,使的西夏情势岌岌可危。

虽然不知道盖朱危是副什么模样,但卓啰和南军司通往盖朱危的山路被宋军堵上了,后续的援兵无法抵达盖朱危,驻守在卓啰和南军司的西夏将领就知道盖朱危的结局,既然盖朱危己经沦入宋军掌握之中,不如经营好卓啰和南军司,西夏南方这块最后的屏障。

再说察哥早就意识到刘法要取统安城,更得到了斥候的禀报,在统安城做好了准备,只是左等右等也没等到刘法麾下的到来,两日后才得到刘法绕道与何灌取下盖朱危的消息。

卓啰和南军司正面暴露在宋军的面前,是所有西夏将领不愿看到的情况,正如刘法、何灌所料,察哥拨了两万军队前来增援卓啰和南军司。

卓啰和南军司这一战攻城战只能放到最后,开局时免不了有两军面对面的阵地战,面对西夏的五万人马,乐天也是有挠头的感觉,便是五万只鸭子也够人头痛的了,更不要说这五万人还是西夏最为精锐的人马,真正面对面的厮杀,绝对是不利于人数处于劣势的大宋军队。

看过地图,乐天知道卓啰和南军司前面是块巨大的空旷平地,利于大兵团展开做战,显然从震武军带来的投石器在这种地形上对付西夏军显然不够用了,所以乐天要趁着这几日休整、等待湟州*运来的时间内多造几门投石器。

大战在即,己方士卒要好要休养,所以制造投石器砍伐木材的任务就放在西夏降卒的身上,在监工的时候乐天发现这些被俘的西夏士卒中不止只有党项、羌人,更有吐蕃人,除此外还有少量的汉人。

乐天有些不解:“怎么我大宋子民也加入到夏人军队了?”

看着那说汉话的被俘西夏士卒,旁边的瞿进笑道:“这倒是常见,夏人军队中我们宋人的子民,我大宋军中也有党项人,那代家云中的折家,便是蕃官中最忠于大宋的!”

功在朝廷,名在四夷,乐天自然听说过历史上著名的折家,对一句评语唤作:“内屏中国,外攘夷狄”是历史上对宋代折家最大的褒扬。

“不过还有句话唤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折家对我大宋的忠心不可置疑,但也有许多夏人并不值得信任,几年前那降而复叛,引夏兵来攻曾被官家赐名赵怀明的李讹移,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事实上似这样的人物屡见不鲜,这也是我朝对番将不得不防的原因。”

说到这里,瞿进似乎想起了什么,面带怒色的冷哼了一声,语气中充斥着愤怒:“乐修撰你是不知,我大宋子民只要在夏人那里做了官,反起我大宋比那些夏人官员更是不遗余力的厉害。”

瞿进开始举起了例子:“乐修撰想来知道夏国皇帝的母后梁氏罢,那可是正了八经的汉人,就是因为他们是汉人的身份,更是西夏的贵族,为了表明他们对夏国的忠心,对我大宋素来最不友好,每次只要夏国继位的国君年幼,后梁氏母后当权,也便是宋夏关系最为恶劣的时候,每每都会与我大宋兵戎相见,反倒是夏人皇帝当政后,对我大宋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闻言乐天点了点头又想了想自己的前世,心中知道不止是在宋朝这个时代,便是过了近千年的后世,在东瀛小国入侵华夏时那些带路二

子、伪军的表现,还有数十年后某些移民到某些国家的人当了官后,反对起自己的祖国来那种不遗余力甚至是疯狂的模样,屡屡充当马前卒的角色,二者何其的相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