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擎宋> 第396章:领先的理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6章:领先的理念(2 / 2)

闻言,徽宗赵佶眼中也是现出赞许之意,大宋立国至今冗官冗兵,朝廷税赋往往入不敷出,若以依此法定能大大缓冲财赋压力,甚至在徽宗赵佶眼中看来,乐天所提之事甚至比熙宁变化中王介甫提的那些新法更有实际意义。

登基十九年,徽宗赵佶怎么不知道每年朝廷征收的税赋很大一部分被漕司所侵占挪用损耗,如此一来能节省下来的那部分银钱,足可以让朝廷每年的税赋收支平衡。

想到这里,徽宗赵佶不由的点了点头,眼中对乐天赞赏之色也是愈来愈重,甚至将乐天在镇安坊赵元奴那里搅闹的事也抛诸于脑后,伸手示意道:“乐卿接着往下说,那汇兑河工经费、赈款又当如何?”

身为九五之尊,深晓帝王之术的徽宗赵佶早己养成喜怒不形于色,今日闻乐天之言不觉间将本意流露出来。

朝中一众善于查颜观色的官员见赵佶面上颜色,立时知道官家被乐天说的己经动了心。

得了示意,乐天徐徐说道:“我朝地大物博,南北共二十三路,长江、黄河、淮河等河流众多,每年旱涝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出现,治水河工、赈灾款项皆需朝廷支度发放,一纸通兑契票比起大宗银钱的押解更为方便快捷,更能解当地官府百姓燃眉之急!”

“乐天所言甚是!”一直未曾言语的李纲出班,向上拜道:“我大宋地大物博,由四川直抵汴都押解税银最快也要五、六个月时间,若是采用急脚递送当地官府以汇兑契票支取款项,仅需半月时间而己,实是方便快捷!”

陈凌元也跟着出班,奏道:“臣也认为乐天所言甚是有理,这异地汇兑的主意甚好,想我大宋地大物博,每年皆有灾祸发生,若能及早将朝廷赈灾款项发放于百姓手中,足以减轻陛下心忧,避免百姓涂炭,更能让百姓感陛下之天恩浩荡!”

随后,又有不少官员也是随之表示赞同附和。

早在真宗初年,扬州知州王禹偁即上疏建言,主张减冗兵,并冗吏,慎选官,汰僧尼,节制浪费。仁宗时,判礼院宋祁也提出去三冗,节三费的建议。

由冗官、冗兵、冗吏及皇室的挥霍浪费所造成的冗费,使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仁宗庆历以后,财政多年亏空,差额达三百万缗;至英宗治平二年,财政赤字更高达一千五百七十余万缗。为此,朝廷上下忧心忡忡,改革时弊,挽救危机,愈益成为群臣热议的话题。

所以有宋一朝“革新”二字成为官员们的口头禅,庆历新政、熙宁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不能说是全部的失败,有些好的政策被贯彻执行了下来,若不然两宋也不能有三百多年的国祚。

在历史上曾大书特书貌似失败的熙宁变法,实则对于北宋的历史有着相大当的影响,更是延长了北宋的国祚,持别是熙宁变法开始全面施行的熙宁五年,经略安抚使王韶曾取得了打败西夏、收复熙河等五州二千里土地的胜利,使唐中叶以后失陷二百年的旧疆重归故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

甚至在靖康之变前的数年,北宋的西军还在西北开疆扩土,打的西夏皇帝求和称臣。若不是徽宗赵佶的花样作死与任人不明,六贼兴风做浪,还有各种的目光短浅与战略失误,也不会有那令后人扼腕叹息的靖康之耻。

这时有御使出班反对,奏道:“陛下,财赋大权乃国之命脉,岂能授之与他人,若如此我大宋的天下究竟是陛下的天下,还是他票号的天下?”

这话问的相当诛心,虽然未提乐天的姓名,但所说的票号与直指乐天没什么两样。

“这位御使大人,你口出此言是何居心?什么又唤做国之命脉授与他人?”闻言乐天直视那说话的御使,口中逼问,又当着殿中众臣之面对那出言的御使,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陛下富有天下、富有四海,汝方才所言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蒙昧圣听!”

那御使给乐天扣了一顶大帽子,乐天也是泼了对方一身狗血,而且气势汹汹。

“我朝北有强辽,西有逆夏,且自真宗朝起本朝税赋收入与支出常处于亏空之态,当今宜增加财赋稳固内政,以御外患!”停顿片刻,乐天又低沉声音说道:“乐某为官虽短却心系于君、心系于民,才饶费心血、口舌说服东南巨商富贾联合开办票号,以汇通天下、富强我大宋为己任!”

说到这里,乐天猛然加重了语气,逼视那御使厉声斥道:“为臣者当为君分忧,当冒死以谏,今乐某观阁下行事拘泥守旧、只遑逞口舌之利;不思上报君恩、下抚黎民,实为糜耗朝廷公帑、浪费粮食、夸夸其谈的造粪机器。”

哄……

听乐天这般骂那御使,不少朝臣笑了起来。

虽说乐天前后只上了数次朝,但在这些朝臣的记忆中,乐天与人骂架,似乎从未曾落过下风。

没有在意乐天与那御使吵架,徽宗赵佶只是在思虑乐天口中所说的票号异地汇兑,足足有盏茶的光景后,才目光落在户部尚书的身上:“卿以为乐卿之异地汇兑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