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擎宋> 第323章:乐大人是个好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3章:乐大人是个好官(2 / 2)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趣÷阁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这一次终于有人看出来乐大人是抄袭了,其中有几句是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甚至这“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趣÷阁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两句,出处更是有名有姓,乃是本朝观文殿大学士汪洙所做的劝学诗。

不要忘了汪大学士的父亲汪元吉可是曾在明州府做过司法参军的,这汪洙自幼在明州长大,距离杭州不远,而汪大学士年幼就有神童之誉,在两浙路几乎被传为神话,汪大学士的这两句劝学词,杭州人又怎么不知道。

抛去这些再向下细看这张告示,钱塘百姓们就会拍手叫好,还要说乐大人抄得好抄得妙了,因为在告示上分明写着本县王员外、白员外等五人愿各捐二百亩上等良田共计一千亩做为学田之用,学田收成用于奖励县学上等生员;另,县衙欲在本县建启蒙学堂数所,请教书先生免收束修,用教化乡梓儿童,由县衙免费提供书籍,其中所用也从学田所得中支取。

二十一世纪的义务制免费教育提前九百年实现,这对广大贫民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县衙发放禀粮与品学兼优的生员,县学的生员们震动了;钱塘县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钱塘广大低等收入百姓震动了。

钱塘县修钱塘江堤,乐大人未动用寻常百姓分毫,如今又为县学生员发放禀粮,全县实行免费启蒙教育,立时不止是钱塘全县,连同杭州府也震动了,这不是空口无钱的好听话,而是乐大人实实在在的施惠于民。

大宋的地方官里有乐大人这般理想的大有人在,然而有乐大人这般气魄的可就寥寥无几了,即便是有这般气魄,那白花花银钱也是极大的的障碍,谁能像乐大人这般让士绅商贾大把大把的捐钱,恐怕除了乐大人别人无法做到。

至此,乐大人在杭州城内的声望立刻达了一个新的巅峰,而且是近几十年来杭州官员中的最高峰,便是几百年前的前朝白乐天、几十年前的苏子瞻,在政绩上也无法与钱塘县的乐大人并驾齐驱,乐大人注定要被列为杭州名臣录了。

这个消息一经传来,惹得杭州治下其余八县百姓对钱塘百姓无比艳羡,那些等着看乐大人笑话的官员们更是一阵阵的瞠目结舌。

钱塘县衙门前再次锣鼓喧天,钱塘百姓们抬着一个“父母楷模”的匾额送上县衙,县学生员也送了一个“重教爱才”的匾额,一时间乐大人万民拥戴。

乐大人是个好官,从杭州城到钱塘乡下,上至八十的老翁下至几岁的孩童口中皆是念叨着。

热闹过后,乐大人一边拨出银钱在本县修建启蒙学堂,一边又组织人力征发劳伇修建钱塘大堤。

就在乐大人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黄堪检从县衙后门溜了进来,手中捏着一封从汴梁来飞鸽传信。

在乐大人拆开信封查看之后,一张原本尽是笑意的脸,渐渐变的无比难看起来,眉宇间泛出浓浓的怒意。

手掌重重的拍在书案上,乐大人咬牙切齿道:“真是岂有此理,本官不寻你这老匹夫的晦气,你竟敢寻本官的不是,本官这就分分钟教会你如何做人!”

乐大人一怒,连同后世计量时间的单位都说了出来。

黄堪检跟着乐大人己经四个月了,从未见乐大人发过如此大的脾气,更不知道乐大人口中的分分钟是什么意思,但看乐大人这般火气定是出了极大的事情。但黄堪检更是知道,以乐大人的行事风格与手段,绝对会让那人难堪到了极点。

皇城司消息灵通,更有自己专门的消息通道。几日前,朝堂上关于乐大人封赏的争论、还有杭州知州王汉之等人对乐天的弹骇,在第一时间内传入提举皇城司的郓王赵楷的耳中,乐天是郓王一手栽培的亲信,郓王赵楷绝对不会让乐天翻了跟头,立时着史勾当官用飞鸽传书将消息传递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