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朝廷筹集粮食是强征,例如历史上崇祯的“三饷”,对象都是普通农民。
现在是购买,朝廷出钱采购。
以目前的数据看来,顺天府的粮食还是够的。
毕竟红薯在顺天府已经普及了,缓和了很大的粮食缺口问题。
六天后,也就是七月三日这一天,皇帝抵达山海关。
皇帝来的非常突然,当赵率教得知圣驾莅临,连忙率领山海关诸将前来迎驾。
“天子圣驾莅临,臣未能远迎,请陛下降罪。”
“都免礼吧,不知者无罪,朕来的突然。”
“谢陛下。”
赵率教心中紧张,这里也算是半个边陲之地了,怎么皇帝来这里来了,多危险啊!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九族可能都不保了。
想到这里,赵总兵满头冒汗。
“不知陛下莅临山海关,有何要事,但请吩咐,臣必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不必,建奴又有异动,朕就是来这里关心关心将士们,看看大家有没有粮吃。”
“陛下仁德圣明,边关将士无不感念陛下垂怜。”
“走,咱们去你的总兵府衙说话。”
“陛下这边请。”
“让下面的人该去值守的值守,朕和你聊聊。”
“是!”
一路到了总兵府衙,骆养性亲自沏好了茶,又准备了一些点心。
皇帝道:“朝廷今年年初从山海关运了一批粮食出关,你可有检验过?”
“回禀陛下,从山海关一共运出了三万石粮食,臣都有钦点过。”
大明朝向辽东提供粮食一共有两条路:
一、陆路,走山海关出关。
二、海路,从天津大沽口、登莱这种海岸走海路,在觉华岛、宁远附近靠岸。
一般海路肯定更加轻松,但是为了分散风险,所以也准备了陆路。
“山海关现在有多少守卫?”
“一共两万守卫。”
加上崇祯带来的一万神武卫,一共也就是三万守军了,如果这场战争皇太极玩浪的,绕开宁远直接到山海关下,也不必担心。
七月四日,皇帝抵达山海关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山海关。
一时间,士气大振。
并且在七月四日的时候,消息传到关外,往宁远传去。
原本皇太极出兵的消息已经传到宁远,宁远城现在气氛凝重,但听闻天子到了山海关,顿时也是军心大振。
古代便是如此,皇帝可以不用前线去打仗,但是皇帝真的一到前线,那士气是直接暴涨的。
就说当年檀渊之盟,宋军已经快被辽军干废了。
寇准拉着宋真宗到前线,已经有些慌的宋军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士气飙涨。
同样的,崇祯来的消息,不仅仅传到宁远,在七月六日这一天,直接就到了锦州。
皇帝抵达山海关?
这还是这么些年来的第一次!
大明朝的皇帝已经很久不到边境来了!
一时间,锦州前线都感受到了鼓舞。
虽然没有直接到最前线,但在这种大战时刻,皇帝拿出了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在七月七日这一天,皇帝的圣谕直接被送到了大凌河城。
这份圣谕的意思很直接简单:若有必要,朕可亲自上阵。
这话当然是套话,那个统帅敢让皇帝亲自上阵?
九族的脑袋这么廉价吗?
这话完全是给打鸡血的,意思就是朕和你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