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飨桑> 第七章 佛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佛像(2 / 2)

先帝爷于是派管理造办处的大臣到西黄寺,去请教班禅六世生前身边的司膳官喇嘛如何兑化紫金铜。但是结果却令人失望。据司膳官喇嘛介绍,这种紫金铜并非西藏的工匠所做,而是请尼泊尔的工匠做的。

造办处的大臣急忙让司膳官喇嘛寻找远在西藏的尼泊尔工匠,经过了半年的等待后,一张配方从遥远西藏被人带了回来。造办处工匠拿着这个配方制造出了第一尊无量寿佛自金铜像,其用料的比例为红铜一斤,加金三钱,银六钱,自然铜三两,铜二钱,锡、铅、水银各二钱,五色玻璃面五钱。

可是即便如此,炼制出来的佛像的成色却依然不理想,但先帝爷却没有放弃,他说,这礼物今年送不了,那就来年送,来年再送不了,那就再多等几年,反正皇额娘寿与天齐,倒是不差这三年五载。于是,造办处在七年间整整造了六十一尊佛像,但遗憾的是,每一尊被送到先帝爷面前时,都被他摇头退了回来。

直到十年前,逻罗国进贡了适合兑化紫铜的金刚钻石十两。于是宫廷的工匠们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实验,终于确定了紫金铜的最后配方。即在原有的配方上家如金刚钻五钱,去掉锡、铅和水银。这个配方使紫金铜的颜色更加璀璨斑斓,而那尊代表着智慧和寿命的无量寿佛终于在先太后薨逝的那一年铸成了。

太后驾鹤归西后,先帝爷悲痛万分,他将佛像供奉在太后生前住的暖阁中,当做儿子对母亲的追思。可入阁之前,要先将此佛像开光,于是,先帝爷便将它交给天宁寺的持若方丈。

天宁寺坐落于京郊西山的山顶,原名“光林寺”,元末寺毁于兵火,明重建寺院,宣德时改称“天安寺”,是京城中唯一的大寺。而寺院的主持持若方丈深明佛法教义,行止廉洁,是为众人所敬重的德高年劭的僧人。

所以这座寄托了先帝爷无限哀思的无量寿佛就交由持若方丈亲自开光的,且一共需要七天。

它被供奉在持若方丈的禅房中,由他一个人独自完成整个仪式,当然,为以防万一,天宁寺外有重兵把守,不让外人进入。

可是,即便防卫措施如此严密,意外却仍然发生了。

第三天,给持若方丈送饭的小沙弥发现叫门无人应,便找来了几位师兄和驻守在寺外的官兵,几个人推开门后,惊讶得发现禅房中空无一人,不仅没有人,就连那尊紫金铜铸就的无量寿佛也不知去向。

官兵们第一时间怀疑是持若方丈带着佛像逃走了,可是这个说法却遭到了寺内僧人的强烈反对,双方甚至差点为此大动干戈。因为持若方丈是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僧人们自然是不允许别人来羞辱他,更何况是指摘他是个为了钱财而偷盗的贼人。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便将此事闹到了先帝爷面前。先帝爷听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说了两点:一,他绝对相信持若方丈的人格,相信他绝不会做出那等偷鸡摸狗之事;二、此事一定要严查,因为佛像是他未来得及送出去的寿礼,代表他的拳拳孝心,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将它寻回。

所以,他亲自派了一个人到天宁寺去,那个人,就是徐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