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们在泥泞里挣扎屏息的时候,大人物们也没闲着。整理战场信息,总结状况,调动部队,移送伤员……真正要说空闲的,大概就天上那一群吧。
“真是奇怪。”
副舰长翻阅着战情通报,万年扑克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查理曼人是下定决心发动全面攻击,这一点谁都看的出来,可是……为什么是逐次投入兵力?”
莱茵战线正面的查理曼地面部队总数为38万人,加上战线后方的战略预备队,数字将会膨胀至50万人左右。而齐格菲防线里的防卫军地面部队总数不过19万人,其中还有13.8万人是三等公民和四等公民。像上午那样的攻势如果投入兵力更多一些,持续时间更久一些,一线堑壕很有可能被撕开一个口子。
当然,仅仅是撕开一个口子并不会动摇防线本身,哪怕整个一线堑壕都丢了,防线依然稳固。原本一线堑壕就只是用于迟滞敌军攻击的防波堤,除了表面阵地外,犹如迷宫般复杂的堑壕巷道内还有各种专门对付不速之客的陷阱。从小巷里的机枪阵位、遗留的地雷和毒气弹、一直到插满尖木桩的陷坑,每一种都可以让不熟悉防卫军堑壕结构的家伙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但总体上来说,防卫军还是不希望查理曼人涌进堑壕里。不光是因为军人荣誉,更重要的是,查理曼蛮子们恐怖的近身战技能会在堑壕这种狭小空间内得到充分发挥。
不知道是丰富的实战经验,还是火药武器供应实在不足,查理曼士兵除了那把拿来当指挥刀用都足够的72公分长刺刀外,还几乎人手一件适合堑壕战使用的冷兵器。其种类之丰富,年代跨度之久远,着实让尖耳朵大爷们大开眼界。这之中有开了刃的工兵铲,带刺拳套,大头棍、鹤嘴锄、狼牙棒、链锤、猎刀、匕首……每一个都没有什么造型审美的概念,从里到外都渗透出一股浓浓的血腥野蛮,任何人挨上一家伙基本上都会直接去母神那里报到。
结合查理曼士兵恐怖的数量,没有一个指挥官会希望这群嗜血的蛮子冲进自己的堑壕。
但查理曼军队上午的表现却让不少防卫军军官有些不解,坐拥如此庞大数量,查理曼却没有充分发挥这种优势。66000人——听上去确实不少,可撒在十几公里宽的攻击面上依然显得很稀薄。如果他们投入更多的兵力,比如10万人的大军,保持冲击的势头。尽管伤亡依旧会惨不忍睹,但如果连续发起师团级规模的波状攻击,哪怕是防卫军也很难支撑下去。
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分兵逐次投入,即使上午的战斗已经充分证明需要集中力量才能形成突破,可最新发回来的空中侦察报告却显示,进入一线堑壕的第二梯队总数依旧约为6万人上下——显然,查理曼人根本没有吸取教训。
为何要做这种事倍功半的事情?分兵逐次投入,结果被围而歼之——这简直是瓜达卡纳尔战役的再现嘛,查理曼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就不能一次兵力投入到位吗?
“恐怕他们也想投入足够数量的兵力,但是做不到吧。”
“您的意思是……?”
副舰长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帕西法尔轻轻叹了口气。
“他们是查理曼王家陆军,不是防卫军陆军。”
“他们当然是……我明白了,您说的是组织结构和技术。”
理论上只要人口资源充足,军队规模完全可以无限制的扩充,然而实际上军队规模和战略战术同样受到技术条件制约。
军队规模扩大,意味着有更多的人需要得到后勤保障。这不光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加复杂的铁路和公路运输,更意味着更多的牲口。对原本就已经饱受后勤混乱之苦的查理曼来说,这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滚雪球式发展简直是一场噩梦。另一方面,军队规模扩大也意味着指挥体系更加复杂,对军官的数量、素质以及通讯系统的水准有着更高的要求。
“即时通信——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对查理曼来说却还仅限于政府和军队较高级单位在特定环境下才能实现的事情。在干扰粒子满天飞的这个战场上,更是只有我军能单方面实现对战场各个角落的通信与掌控……这已经不是单纯战场的交锋,而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交锋了。”
通信网络全面普及的价值观;
停留在口述趣÷阁写传递信息阶段的价值观;
并不是“新东西好,老东西就该被淘汰”,也不是“老东西就是好,新事物就是异端邪说”。在争论这些问题之前,全新的知识和技术已经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感性了。
“时间感、距离感、沟通和语言——在电信技术普及的那一刻,就悄然发生质变了。理所当然的,对前线每一个排、每一个班的情况都了若指掌的我们;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查理曼——两边对战场的感官和控制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必须依靠传令兵穿过枪林弹雨来传递很大可能是过时信息的他们来说,6万上下就是一次攻击能投入的极限了。”
“……”
“从结果上来说,改变战场的,不是战略,也不是战术,更不是英雄,而是‘技术’啊。”
像是感悟,又像是叹息般的吐出话语,帕西法尔搁下了红茶。
没有荣誉,没有道德,没有人性,单纯的杀戮战场。
将包括人命在内的一切数字化的疯狂战场。
这种地狱里,英雄能做什么?
这种地狱里,会有英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