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定下出兵人数和方针后,</br>
众将直接离开了中军大帐,只留司马懿一个人静坐在帐中,这种场景,不管是不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br>
司马懿,</br>
已经被孤立了!</br>
但很显然,被孤立的本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痛苦的情绪,毕竟这个场景,从最开始,司马懿就已经有所预料了,</br>
只不过,</br>
连他也没想过,自己主帅的权力竟然会被架空的这么快!</br>
当然了,</br>
即便这样,司马懿也已经沉稳至极,因为这件事真正需要反思的并不应该是他司马懿,而是曹操!</br>
所谓有利必然有弊,</br>
曹操让这一种曹姓将领来扼制司马懿,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司马懿的所有计策都将受到不同程度上的质疑,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可以让司马懿不敢妄动,但同时,不管是其军令的效力还是能力的发挥都必然要大打折扣,</br>
不管他想出什么样的计策,是好是坏,都得先想办法说服一众人等,才能将他所思所想执行下去,这中效率,如同将一个人手脚都捆上,并要求其向前移动一般,速度快慢也就可想而知了!</br>
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br>
司马懿确实没办法去实现自己的任何野心,但同样的,他也很难做到为曹操打下他想要的胜仗!</br>
这个道理很简单,</br>
若是怕这个人不受控制,所以将其手脚捆上,那么就不该要求他还能再擂台上所向披靡,毕竟刘备那边到底有多能打,那是任谁都心知肚明的事,</br>
而在荀彧辞官自离之后,司马懿到底有多重要,也是不用多说,真论起统军打仗来,曹操现阶段麾下中的谋士还真没有比司马懿更出彩的,若是继续如此让司马懿放不开手脚,到最后,真正的受益者只会是刘备一人罢了!</br>
“打吧!”,</br>
静静看着空荡荡的大帐,司马懿深吸一口气,同时闭目养神,一脸无奈的呢喃道,</br>
“打赢了就算这帮人运气好,打输了就大家一起背锅,总也得让人知道,这么打仗,和直接投降没什么分别!”,</br>
“输了才好!”,</br>
“打了这么多年的憋屈仗,神仙也该有点脾气了!”,</br>
......</br>
一日过后,</br>
三路大军从育城开拔,从东北,正东,东南三个方向,逐渐向陈到白毦所部逼近!</br>
东北方向由曹彰领兵,曹休随行,正东方向则是由曹洪领兵、许褚随行,最后一路则是由文聘带兵,曹安民一同随行,共计兵卒两万五千,战将六人!</br>
这几乎是育城能够调动的全部战力了,</br>
除非将筑阳城和昆阳城的兵马也调来,如若不然,这个人数便已经是司马懿所能承受的极限了,毕竟就算吕布麾下都是无法攻城的骑兵,司马懿也必须保证育城之中必须有五千兵马,心里才能有些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