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冷笑一声:“救我的命?你有那个资格吗?”</br>
李思忠比吴三桂笑的还要冷,他指着吴三桂的脑袋:“吴三桂啊吴三桂,你已经死到临头可竟然还在嘴硬,实在是悲哀。”</br>
“你找死!”胡心水伸手将腰刀抵在了李思忠的脖子上。</br>
只要吴三桂一声令下,他会毫不犹豫地动手杀人。</br>
不过吴三桂没有下令动手,而是制止了胡心水:“休要造次。”</br>
胡心水冷哼一声,有些不甘心的收回腰刀。</br>
李思忠见状更加得意,他向前走了两步,距离吴三桂只有一步之遥。</br>
吴三桂伸手阻止他前进并问道:“说吧,你来见我到底要干什么。”</br>
“我刚才就说了,是来救你命的。”李思忠见吴三桂发笑,立刻补充道:“你已经暴露了,王永吉退兵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对付你。”</br>
“不可能!”吴三桂立刻否认:“我对大明忠心耿耿,他岂会过河拆桥?”</br>
“王永吉为何退兵?”李思忠问。</br>
“黄得功受伤,且沈阳北面的开原方向发现了大量蒙古人活动的踪迹。”吴三桂回答。</br>
“假的,都是假的。”李思忠扯着嗓子喊道:“根本没有这回事!昨天的萨尔浒之战明军伤亡确实不小,但黄得功不可能受伤。如果他真的伤了,昨天就不会以平局收兵。”</br>
“开原方向也不可能有大量蒙古骑兵活动的踪迹,因为辽东蒙古大部分可用之兵都被大清征召,能打的都在这里了,开原方向哪儿来的蒙古骑兵?”</br>
“这...”吴三桂顿时无话反驳。</br>
现在他脑袋很乱。</br>
他一方面觉得李思忠说的有道理,同时又希望他说的与事实不符。</br>
“吴大人,吴总兵!”李思忠趁热打铁:“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在成为阶下囚之前杀了王永吉,与八旗兵一起灭掉平辽大军,然后投靠大清,永驻辽东!”</br>
吴三桂想了一会,摇着头说道:“不,我做不到。”</br>
吴三桂这句话有两层意思。</br>
第一层意思是他自己做不到。</br>
他的全家老小都在京师,如果真这么做了,迎接他的将是满门抄斩。</br>
第二层意思是他麾下士兵也做不到。</br>
关宁军家属多达几十万。</br>
崇祯十七年勤王时,他把几十万家属全都迁回了山海关内。</br>
收复宁远后又将其中一部分家属迁回了宁远。</br>
一旦举兵反明,那些家属将沦为阶下囚。</br>
他麾下的关宁军士兵自然明白这个道理。</br>
到时候真正能为他卖命的又会有多少人?</br>
见吴三桂迟疑,李思忠扭过头边走边说:“那你就等死吧。”</br>
“站住,你不能走。”</br>
李思忠停下脚步:“怎么?反悔了?”</br>
“兹事体大,我得好好想一想。”吴三桂低声说道。</br>
他犯了犹豫不决的老毛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