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四年腊月十五,崇祯接到张容从曲阜送来的消息。</br>
他本以为会是曲阜彻底乱起来的好消息。</br>
结果却和想象中的不一样。</br>
曲阜的局势确实严峻了一段时间。</br>
但随着年关将近,很多人都离开曲阜踏上回乡的路途。</br>
曲阜的局势又缓和了许多。</br>
倒孔的事只能继续往后拖。</br>
崇祯知道打死衍圣公易,打垮衍圣公难。</br>
这么说吧。</br>
想要彻底打垮衍圣公的形象和号召力,比击败建奴还要难。</br>
但难归难,不代表没有机会。</br>
只要经过时间的摧残,衍圣公这面旗帜早晚会在读书人的心中彻底倒下。</br>
放下密函,崇祯叹息一声:“时间啊,太慢了。”</br>
“皇爷,”王承恩端着一个托盘,慢步走了进来:“您刚才说时间太慢了,可是奴婢觉得时间太快了。”</br>
“哪儿快了?”崇祯问。</br>
“奴婢刚服侍皇爷您的时候,您可没有白头发,现在您头上已经有白发了。”</br>
“呵呵。”崇祯无奈地笑了笑。</br>
满朝都是老狐狸,随时都要做好和他们斗智斗勇的准备。</br>
其次辽东正在打仗。</br>
前线的风吹草动传回来,都会牵动他的神经。</br>
还有一点。</br>
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后宫玩。</br>
时间久了不长白头发才怪呢。</br>
这时王承恩端着托盘来到崇祯面前,将托盘和上面的公文放到了龙书案上。</br>
“这是什么?”崇祯问。</br>
“这是王永吉送来的出兵计划,兵部已经看过了但是没有表态。”王承恩回答。</br>
崇祯拿起托盘里的公文,打开后仔细看了一遍。</br>
王永吉非常狡诈。</br>
为了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他提交了两套出兵方案。</br>
第一套方案是集合主力从沈阳出发,先取抚顺,再下抚顺关。</br>
拿下萨尔浒后,兵临赫图阿拉。</br>
但是...</br>
这套方案有弊端。</br>
首先出了抚顺后都是山路。</br>
地形复杂不说,道路还蜿蜒曲折。</br>
虽然不影响骑和步兵通行,但是对辎重和火炮的运输影响非常大。</br>
好在有浑河这条河流可以利用。</br>
明军只需要准备一些平底货船,便可以运输辎重以及火炮。</br>
但问题又接踵而至。</br>
明军作战十分依赖火炮。</br>
如果不让火炮随军而行,那么就要在作战前把火炮从船上运到岸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