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br>
范景文脑海中灵光一闪。</br>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复杂了。</br>
没必要想那么多,只需要看看崇祯的态度就行了。</br>
如果崇祯想对衍圣公下手,他虽然不会亲自下场攻击,但肯定会指派某些官员对衍圣公发起舆论战。</br>
对!就是这个理!</br>
想通这个道理后,范景文低着头,用眼角余光死死盯着崇祯的脸。</br>
试图在他脸上找出答案。</br>
崇祯一脸严肃的站在龙书案前,对着所有人说道:“诸位,此事干系重大,必须尽快查明!”</br>
“陛下圣明!”众大臣立刻表态同意。</br>
这种事决不能拖。</br>
拖得越久,对衍圣公越不利。</br>
见众臣已经中了他的圈套,崇祯迅速对着礼部尚书黄锦说道:“黄尚书。”</br>
“臣在。”</br>
“你马上回礼部寻找衍圣公历年来与朝廷往来的公文,贺表以及信函,然后回到乾清宫等待其他人核对笔迹。”</br>
“臣遵旨。”黄锦拱手施礼,不顾朝廷礼节迈着大步急匆匆的离开。</br>
“范阁老?”崇祯继续发话。</br>
“臣在。”范景文向前半步。</br>
“你立刻联络六部九卿的人来乾清宫,等黄尚书拿来衍圣公的笔墨后与这封信上的笔迹进行核对。务必认真谨慎,决不能出半点差错。”</br>
“臣领旨。”范景文转身离开。</br>
来乾清宫议政的多为六部有实权的高官,九卿的人大部分都没资格参与。</br>
所以需要范景文一一联络。</br>
等范景文走远后,崇祯又看向大殿角落里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br>
他沉声道:“李指挥使?”</br>
“臣在。”</br>
“锦衣卫里不是有鉴别笔迹的高手吗?让他们来这里与六部九卿一起鉴别笔迹。”崇祯吩咐的同时,朝着李若琏轻轻眨了一下眼。</br>
“臣遵旨。”李若琏说话的时候点头回应。</br>
在等待的人员到来的时间里,大殿里的太监也没闲着。</br>
他们用十几张桌子拼成了一张大桌子,并在上面铺了桌布。</br>
半个时辰过去了。</br>
六部九卿的大臣们带着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陆陆续续来到了乾清宫。</br>
这些人有的擅长鉴别笔迹,有人则对精通文房四宝。</br>
在黄锦的指挥下,礼部将当代衍圣公孔胤植所有与朝廷往来的书信全部摆到了桌子上。</br>
等他们做完这些,王承恩将那封信展开放到那些书信的中间。</br>
“诸位开始鉴别吧!”崇祯下达了旨意。</br>
礼部的官员率先来到那封信面前,仔仔细细看了一遍。</br>
其他官员排在后面,一一查看。</br>
他们看的时候全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的气息把信纸吹坏。</br>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精通纸张的官员说道:“纸张是老的。”</br>
这个答案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他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br>
紧接着另一个官员认真说道:“笔墨也有些年头了,不是新写的。”</br>
“没错,确实有些年头了。”其他几个官员纷纷发表了同样的看法。</br>
崇祯听罢心中暗暗发笑。</br>
为了对付衍圣公孔胤植,他前前后后花费了七年时间!</br>
从崇祯十七年就已经谋划,在崇祯十八年开始实施(447章)。</br>
当时都察院在审理曲阜守备和曲阜知县不战而降的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