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9章 奔丧(1 / 2)

崇祯为什么要给李定国造势?</br>

李定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br>

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年纪。</br>

要知道明初时期的大将李文忠,在三十岁时已经成为了一军主帅。</br>

李定国与之相比,成长的还是慢了些。</br>

所以他要给李定国造势,让他快速成长,出名。</br>

只要名声足够大,就能获得百姓和朝臣的支持。</br>

不远的将来,他也会成为大军统帅!</br>

放下手中的邸报,崇祯又开始犯愁。</br>

愁什么?</br>

缺钱!</br>

这里的钱有两层含义。</br>

一个是国库亏空,另一个是货币短缺。</br>

是的,大明缺货币。</br>

在确定银本位后,江南地主士绅们便开始囤积银子。</br>

他们把攒的银子放进地窖,打算留给后代子孙。</br>

明朝本来就缺银子,拥有大量银子的士绅地主不但不花钱,还藏钱。</br>

再加上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br>

导致大明既处于通货膨胀,也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br>

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br>

大明只缺银子吗?</br>

非也。</br>

崇祯让人统计过民间百姓使用铜钱的情况。</br>

不但有明朝的,还有元朝甚至宋朝的铜钱。</br>

可见货币稀缺的程度!</br>

所以崇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搞钱的同时,让民间的钱流通起来。</br>

具体怎么做呢?</br>

崇祯并非经济大师,脑子里没那么多想法。</br>

他只会用强硬的政治手段来完成这个任务。</br>

在国库亏空的问题上,他还是沿用去年的办法。</br>

货币改制能带来一部分收入,巡盐卖官的收入也不少,再加上赎罪银。</br>

只要平辽大军伤亡不是很大,这些钱足以应对。</br>

至于如何让民间的钱流通起来这个问题。</br>

崇祯心中已经有了雏形,但是现在还无法实施。</br>

因为这件事造成的影响非常大,要等辽东战事结束才行。</br>

......</br>

崇祯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正在辽南指挥水师作战的多尔衮接到了福临召他回京的圣旨。</br>

多尔衮接完旨意后,伸手从怀里拿出一块金子递到传旨的八旗兵手里。</br>

“王爷,这...”八旗兵有些不知所措。</br>

“这是本王的一点心意,收下就是。”多尔衮用和蔼可亲的语气说道。</br>

“多谢王爷赏赐。”</br>

“皇上为何突然召我回京?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吗?”多尔衮认真询问。</br>

李定国奔袭沈阳不但打乱了建奴的部署,还截断了辽南和沈阳之间的驿道。</br>

多尔衮在沈阳城的眼线虽然多如牛毛,但消息根本送不出来。</br>

他只知道发生了战斗,并不清楚结果如何,更不知道李定国曾经兵临沈阳城下。</br>

传旨的八旗兵收了多尔衮的好处,况且这件事并不是机密。</br>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