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齐本想伏击前来支援的高一功,但是激烈的战斗消耗了士兵和战马的大部分体力。</br>
所以他没有恋战,更没有打扫战场。</br>
在确定击杀了贺锦以及他麾下大部分兵马后,快速撤离。</br>
当高一功来到战场时,战事已经结束。</br>
遍地都是血水,残肢断骸以及没有彻底死亡尚在蠕动的躯体...</br>
“贺锦呢?”高一功逢人就问。</br>
在连续问了十几次之后,终于遇到了一个受轻伤的士兵。</br>
那人伸出右手颤颤巍巍的指向不远处的一个土岗,“中军旗是在那里倒下的...”</br>
高一功脸色骤变,翻身上马冲了过去。</br>
现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狼藉。</br>
除了尸体就是无比凌乱的马蹄印。</br>
高一功开始害怕,他害怕看到贺锦的尸体。</br>
可中军旗倒下就意味着主将阵亡。</br>
所以他又有些期待。</br>
期待遇到奇迹,贺锦还活着的奇迹。</br>
可残酷的战场没有奇迹,有的只是冰冷的尸体和血淋淋的现实。</br>
贺锦死了,战死沙场。</br>
高一功愣了很久才接受了这个现实。</br>
身为军人,他像贺锦一样早就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br>
可没想到的是,这一天来的竟如此突然。</br>
“来人,把贺指挥使的尸首运回营中。”高一功深吸一口气道。</br>
“是,”附近的士兵迅速围上来,开始搬运尸体。</br>
他带来的援军一边在远处警戒,一边搭救落水但尚未淹死的明军。</br>
高一功则在战场上寻找贺锦的战马,打算帮他完成马革裹尸的心愿。</br>
在古代。</br>
马革裹尸是一种殉葬礼仪,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之后逐渐消失。</br>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除了有战死沙场的决心外,还有另外两层含义。</br>
一个是希望死者在来世还有一匹坐骑,陪着他出行或者征战沙场。</br>
另一层含义是尊贵。</br>
当时普通人根本养不起马,所以马革裹尸象征着死者身份尊贵。</br>
这种制度之所以消失,是因为经济在发展。</br>
这种殉葬礼仪对将领来说太寒酸,而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又太奢侈。</br>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br>
高一功找了半天也没能找到贺锦的战马,找到最后情绪崩溃,坐在地上不停流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