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奴用鲁王全家和祖大寿,换回阿济格与遏必隆尸骨这件事上。</br>
崇祯的态度是换的越早越好。</br>
他关心的不是鲁王全家,而是祖大寿这个人。</br>
只要他能活着回来,关宁军的问题崇祯可以解决一半。</br>
但建奴一直拖着。</br>
为了逼迫对方就范,崇祯开始增加筹码。</br>
不是拖吗?</br>
每拖一天就增加一个筹码,直到对方掀桌子为止。</br>
实际上,崇祯并不指望建奴把祖大寿放回来。</br>
但对外一直宣称要把祖大寿换回来。</br>
崇祯这么做不为别的,就是要告诉关宁军。祖大寿有功于社稷,虽然被迫投降建奴,但朝廷一直没有忘记他!</br>
崇祯表明完自己的态度后,朝会继续。</br>
不知过了多久,朝会在御史弹劾王永吉的声音中结束。</br>
崇祯没有离开,而是坐在龙椅上独自生闷气。</br>
他很想治这些御史的罪。</br>
但御史不会因言获罪,而且王永吉确实没能拿下宁远。</br>
所以崇祯只能忍着。</br>
户部尚书谢三宾跟在范景文身后,朝内阁的办公地点文渊阁走去。</br>
刚走出大殿的殿门,王承恩来到他面前说道:“谢尚书留步,我有件事想咨询一下。”</br>
“哦?”谢三宾立刻来了精神,他朝王承恩拱手:“王公公请讲。”</br>
王承恩向周围看了看,低声道:“要不...借一步说话。”</br>
“行,王公公头前带路!”</br>
王承恩点点头,走向大殿侧面。</br>
谢三宾很激动。</br>
王承恩是崇祯身边的近人,和他搞好关系百利无害。</br>
走着走着,谢三宾忽然发现有些不对。</br>
因为王承恩带他来到了皇极殿的侧门。</br>
疑惑间,殿门被崇祯亲自从里面打开。</br>
谢三宾先是一愣,急忙拱手施礼:“臣谢三宾见过陛下。”</br>
“进来说。”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br>
“是。”谢三宾一改之前的激动,战战兢兢地跟在后面走进大殿。</br>
殿门关闭,崇祯转过身对着谢三宾说道:“谢尚书,知道朕找你所为何事吗?”</br>
谢三宾想了想,试探性的回答:“辽东正在打仗,朝廷急需用钱,臣猜测陛下此番找臣来商议银子的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