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752章 崇祯的旨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2章 崇祯的旨意(1 / 2)

额璘臣与俄木布离开皇极殿时已是晌午时分。</br>

崇祯没有赐宴招待。</br>

不是他抠门,而是还不到时候。</br>

等他们走远后,范景文长舒一口气问王承恩:“王公公,我刚才没有露馅吧?”</br>

“没有!”王承恩使劲摇头,“范阁老哭穷果然是一把好手。”</br>

范景文白了王承恩一看,随后看向崇祯道:“陛下,蒙古使团会在京师逗留一月左右,臣会派人和黄教的僧人接洽在草原建庙之事。围着寺庙兴建城池的事也会按照计划慢慢推进!”</br>

“嗯,”崇祯回应道:“此事急不得!一定要告诉黄教的僧人,朝廷支持他们在草原传教,希望他们不要做出狗咬吕洞宾的事!”</br>

“臣明白。”范景文施礼,带着几位阁臣们离开。</br>

他们走后,王承恩扶着崇祯站起来问:“皇爷,午膳的时候到了。”</br>

“去坤宁宫吃吧,很久没去了。”</br>

“是!”王承恩迅速拿过衣服,帮崇祯穿好走向坤宁宫。</br>

走着走着,崇祯发现王承恩总是低头,有些心不在焉。</br>

他停下来问:“怎么了?”</br>

王承恩被吓了一跳,急忙说:“奴婢没事。”</br>

“没事现在就去掏茅房!”崇祯威胁道。</br>

“皇爷饶命,奴婢说实话!”王承恩趴在地上磕头。</br>

“起来说。”</br>

“是,”王承恩站起身后低声询问:“奴婢刚才在想黄教毕竟是乌思藏那边传过来的教派,不如咱们大明的本土教派可靠。”</br>

“哦?”崇祯对王承恩的觉悟有些吃惊,“你是这么认为的?”</br>

“奴婢只是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皇爷切莫怪罪。”王承恩低着头。</br>

“朕不怪你,你觉得应该在草原传播什么教派?”崇祯笑着问。</br>

“奴婢以为把儒家这一套东西拿过去传播就可以!或者草原上传播道教!道教的教义是尊道贵德,寻求长生,虽然与萨满教不同,却也不是完全不沾边。”</br>

“草原上的蒙古人应该能接受道教!”</br>

“呵呵,”崇祯脸上的笑意更浓,他反问王承恩:“什么教都可以,唯独道教不行!”</br>

王承恩满脸困惑:“奴婢...奴婢不懂。”</br>

王承恩确实不懂,但是崇祯懂。</br>

儒家思想是:拿起。</br>

佛家思想是:放下。</br>

而道家思想却是:拿下!</br>

为了让王承恩明白的更透彻一些,崇祯开始举例:“历史上道教有过两次大规模传播,第一次是汉末黄巾起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是道教的一个分支。”</br>

“第二次大规模传播是东晋时期的天师道起义!”</br>

“两次起义时参与的教众都高达数十万!”</br>

“你说,道教适合在蒙古传播吗?”</br>

听完崇祯的举例,王承恩惊出一后背的冷汗。</br>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