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桌子上的大明圆宝,众士绅和商人顿时明白了曹化淳口中所说的前提是什么。</br>
货币改制!</br>
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把银子拿出来换成银币!</br>
他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银子。</br>
只有把他们手里的银子全都换成银币,这场在陕西试行的货币改制才算成功。</br>
推行新货币有两种方式。</br>
一种强硬,一种温和。</br>
强硬的方式效率高,但很容易遭到政策的反噬。</br>
毕竟货币改制损害的是士绅阶级的利益,短时间内或许能看到成果,等风声过了士绅们会用尽各种办法欺压百姓弥补损失。</br>
最终的受害者还是百姓。</br>
如果只有一两个士绅这么干,地方官府可以发现一个抓一个。</br>
但如果所有士绅都这么干,地方官府将无能为力。</br>
首先抓不过来,其次还有别的事要做,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到案子上。</br>
再者...</br>
士绅会在欺压百姓时把责任甩到朝廷身上,让朝廷背锅。</br>
不明所以的百姓很容易受到蛊惑,做出过激行为。</br>
所以崇祯选择了温和的方式。</br>
他先是命曹化淳费尽周章地让银子贬值,让铜钱升值。</br>
士绅和商人有两个选择。</br>
一,握紧银子死扛。</br>
二,囤积物资,搞风险对冲。</br>
无论他们选一还是选二,崇祯都有相应的策略。</br>
陕西士绅和商人不可避免的选择了第二个选项。</br>
紧接着曹化淳按照崇祯的指示一步步压低粮价,让屯粮的士绅商人损失惨重。</br>
现在士绅和商人扛不住了,打算贿赂吕大器和曹化淳让他们提高官粮售价。</br>
曹化淳没有拒绝他们的要求,而是借机重新提货币改制。</br>
所有问题皆因货币改制而起,最终又回到货币改制上。</br>
就像大明圆宝中的圆一样,起点也是终点。</br>
......</br>
士绅和商人们低着头,不知如何回应。</br>
他们在思考。</br>
思考抬高粮价获得的利益是否能弥补货币改制带来的损失。</br>
所有人都会本能的趋利避害。</br>
如果抬高粮价能弥补货币改制带来的损失,他们会答应曹化淳的条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