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312章 明亡于万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2章 明亡于万历(1 / 2)

搅吧,搅的越乱越好!</br>

崇祯看着跪在地上的王弘祚,心中的杀意泛起了滔天巨浪。</br>

为什么后世有明亡于万历的说法?</br>

究其原因是万历常年不上朝导致党争四起。</br>

党争从万历到崇祯,愈演愈烈!</br>

万历之前,党争也存在。</br>

嘉靖年间的党争是严党,清流和阉党。</br>

隆庆时期的党争来自几位内阁成员之间。</br>

到了万历年间,由于他不理朝政,导致皇权失势。</br>

朝廷处于半停摆状态,紧接着猫猫狗狗什么的就都冒出来开始明争暗斗。</br>

或许有人会问,内阁不是替皇帝办公的吗?</br>

只要内阁首辅尽心尽力,朝廷一样运作。</br>

然并卵!</br>

留中制度就是万历发明的。</br>

奏疏搁置、延后处理,不表态,一直拖!</br>

张居正死后,留中制度被发挥到了极致。</br>

其他的事务不处理就算了,官员任免也被留中。年迈的官员无法告老还乡,没能力的却被继续留任。</br>

时间久了,很多官员直接不辞而别。大明朝官员本就不多,万历时期官员去了将近五分之一。</br>

朱庚当了三年首辅,愣是没见过万历的面!</br>

德高望重的内阁首辅叶向高,在担任首辅期间都绝望了。</br>

太子朱常洛八年没有老师授学,叶向高屡次上书请择名师,万历全都留中。</br>

直接结果是泰昌和天启的文化程度都不高。</br>

崇祯就更别提了。</br>

有他爹和他哥做榜样,他能强到哪儿去?</br>

先天能力不足,后天教育没跟上。天启和崇祯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帝王术培训,再加上没有自己的班底,很难应付朝堂上那帮老狐狸!</br>

天启还算有天赋,重用魏忠贤的阉党打压东林党,暂时将朝堂安定下来。</br>

崇祯可倒好,在没有树立根基之前,直接把魏忠贤和阉党灭了!</br>

魏忠贤倒了,他一人怎么可能斗得过那帮老狐狸?</br>

最终,明亡于党争!</br>

党争!党争!不是要党争吗?</br>

那就让你们争个够!</br>

崇祯看着命不久矣的王弘祚,关心的说道:“王侍郎起来说话。”</br>

王弘祚以为崇祯真的关心他,感动的站起身:“谢陛下,这是臣的题本!”</br>

王承恩面无表情的接过题本,快走几步来到崇祯面前递了上去。</br>

崇祯打开题本仔细看了一遍,随后一脸凝重的放下题本。</br>

王弘祚检举李邦华指使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借发放抚恤银的机会进行贪墨。</br>

贪墨银两的数额高达数千两。</br>

另外,还检举李邦华侵占民田,偷逃赋税。</br>

崇祯看向李邦华:“李邦华,王弘祚检举你贪墨抚恤银,偷逃赋税,你可认罪?”</br>

李邦华拱手道:“臣冤枉。”</br>

崇祯看向王弘祚:“王侍郎确定没有诬告?”</br>

“回陛下,千真万确!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王弘祚信誓旦旦的回答。</br>

王弘祚敢说这种话自然有他的道理。</br>

为了查清李邦华的罪行,他不但亲自走访阵亡士兵的家属,还去顺天府衙查阅了李邦华名下田产缴纳赋税的记录。</br>

有了这些实证,他才敢和李邦华公开作对。</br>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