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鉴宝秘术> 第三六一一章 假铜元事件(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六一一章 假铜元事件(一)(2 / 2)

但这枚铜元与一般铜元不同:首先是极厚,至少有0.5厘米;

其次是一枚罕见的合面铜元,两面都有嘉禾图案,只是角度不同,遗憾的是磨损太严重,图案不太清晰;再次是铜质为黄铜,相对来说,黄铜要少于红铜。

正面和背面都有褐红色的包浆,只有边上是明显的黄铜。

这枚钱是一位中年农民拿来的,另外还有一枚银毫。

听说上一个赶集日已经来过,可是价格不合适,没有卖掉。

钱币一拿出来,就围了一群人,首先自然是摆摊收货的先看,摊主可能嫌贵,还给对方,被一个买卖钱币的小伙子接过去,以80元买下了那枚银毫。

柳怜接过那枚铜元,正看着,突然买银毫的那个小伙子说两枚他都要了,一边说,一边就把40块钱递给对方,货主就把铜元拿回去给了小伙子。

小伙子突然的举动,让柳怜又急却又无奈。

可他还能说什么呢?

晚上回来,他就在钱币网站询问见没见过这种铜元,回帖都说上图看看,可惜那天偏偏没有带手机,自然也没有图片,有的说他错过好东西了……

听了这些话,他心里更难受了,虽然过去三年多了,可他一直无法忘怀。

有段时间,因为钱币网站搞了一个“川龙大赛”,柳怜对川州铜元一直仅限于一知半解。

她也把自己原来收藏的、觉得较少见的三枚川州铜元(一枚官局二十文和两枚省造二十文)发到网站。

同时也浏览其他人的帖子,对川州铜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尤其是中川十文,于是打算到一个很久没去的古玩店看看,希望能有意外的收获。

周末一放假,吃过晚饭,他来到古玩店,老板出去收货了,只有一个看店的小工。

她来到钱币柜边浏览着,突然一枚厚厚的黄铜元跃入眼帘,“这不是我一直牵挂的那枚错失的湖南铜元吗?”

柳怜抑制住心里的激动,叫伙计拿出来上手看看,果然跟她三年前看到的那枚一样,“看来真是和我有缘,相隔那么长时间,竟能再次相见。如果价格合适,一定不能再错过了。”

她决定第二天再来看。

星期六下午,她如约而至,老板也在,为了不引起老板的注意,柳怜先看了一些其它钱币和徽章,要价不是一般的高,一枚1958年的徽章,本是铜质镀银,老板硬说是银的,而且不完整,要价2000多元,且不还价,听到这里,柳怜的心一下凉了,看来那枚铜元很难如愿了。

但也要硬着头皮试一试,她装作不懂,叫老板拿来看看,老板说是一枚祖钱,柳怜问他多少钱?

老板要600元。

柳怜试图和老板讨价还价,一边说,一边拿出放大镜仔细看,突然,她发现中间和边上的颜色不一样,边上明显是黄色,只是边不整齐,有锉痕。

而中间的颜色一直以为也是黄色,因为她原来曾买过一枚黄铜的唐继尧当五十文铜元,买的时候上面包着一层厚厚的褐红色包浆,误以为是一枚红铜的唐继尧纪念币,觉得捡了一个漏。

欣喜之余,经常装着把玩,时间长了,露出黄铜,才知道不是红铜的。

因为这枚中间也是褐红色包浆,所以误以为也是黄铜,等到她用放大镜一看,才发现边上和黄铜交接的地方是红铜,这一下真相大白了。

原来这是拿一块黄铜饼,再拿两枚湘南当二十铜元镶嵌在上面做成的,所以边上有锉痕,因为有包浆,而且铜元是真的,一目了然。

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来的。

而当初买这枚铜元的那个小伙子,可能也因为别人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一直没有卖掉,才流到了这里。

今天幸好带着放大镜,否则就要上当交“学费”了。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假币?柳怜想不是有意为之,因为至今也没有发现第二枚,如果是有意做的假币,不会才做一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