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鉴宝秘术> 第一二零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零一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2 / 2)

所以现在国内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就是从来没有人愿意把好的东西捐赠给私人博物馆。

这也就是私人博物馆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了。

国家博物馆可以得到大量的捐赠,可以有国家财政扶持,还可以得到考古得到的文物古董的增补,这些都使得他们根本就不用愁没有藏品。

你比如说最明显的故宫博物院,只要国家有现,很多东西都会收藏到那里去的。

还有陕州的兵马俑博物馆,那里面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从兵马俑出土出来的东西,这些都是有保障的。

私人呢?私人的博物馆,只能是靠自己花钱去买,或者去朋友那里借来的东西增加收藏量了,很难的。

经常有人说“没钱就不要玩收藏”。

这话倒是对的,这年头,捡漏的可能性真得是微乎其微,没钱的人,你让他去花几千块买一件东西,他都会心疼的,根本连捡漏的勇气都没有,更不要说玩收藏了。

一些有钱人因为生意失败了,就把自己的藏品转让或者出售,然后获得一笔金钱来东山再起,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就算是破产了,可能收藏的东西却依然是价值连城。

然而如果开办私人博物馆,把这些东西放到博物馆里面去展览,麻烦就随之而来的,因为一旦得到国家允许开办博物馆,那你博物馆里的东西就不能随意出手。

有时候真得会出现抱着黄金却没法用的尴尬情况。

所以办私人博物馆,真得风险很大的,很多人要么玩小一点的,不图赚钱,图个乐子,而另外一些人则干脆打着博物馆的名义,实际上却是办成了交易古董的地方,根本都没有国家承认的合法手续。

当然了,这也就不用去遵守规则了,就是怕被抓到,那又是另外的麻烦。

入不敷出这种事儿,张天元早就考虑过了,反正他办博物馆也没为了赚钱,可是也不能赔得太多了啊,所以这博物馆的档次和规模一定要上来,这两样上来了,那就真正成了帝都一景,成了中国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了。

说不定那个时候起,自己这博物馆还真能开始盈利了。

有人可能就问了,你看人家马未都先生不一样办了博物馆吗,而且也非常成功啊,没有说要破产的迹象,反而是越办越红火了,甚至都有分馆了,你就不能学他那样子吗?

没错,张天元其实可以复制马未都的经营模式来办博物馆,不过估计是不会成功的。道理非常简单,人家马未都是谁啊?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了,不仅出书,而且还通过电视台彻底扬名。

靠着名望,已经成为了国内收藏圈子里屈一指的人了。

虽然收藏第一他未必谈得上,但绝对在名气上是第一的。这一点张天元都不得不承认。

靠着多年累积的经验、人气,以及名望,他利用自己在社会上强大的号召力以及人脉,成功将大量的收藏圈子里的人才聚集到了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类似会员制俱乐部的结构模式。

其实感觉有点像张天元新近成立的收藏者联盟,只不过人家马先生比他做的早。而且只针对国内,所以度上也快了很多。

要知道,这一旦形成了圈子,就会良性展下去了。

你比如说他这个圈子里头,有出色的鉴宝师,有出色的收藏家,也有一些土豪,这些人各司其职,不仅有利于古董的流通,而且对于他那博物馆的展也非常有利。

不过张天元对这样的模式不太喜欢,他觉得这有点“绑架”和“强迫”的味道在内。

你不缴纳会费,就得不到我们的服务,那么你就进不了我们的这个圈子。这对于一些经济实力不好,但是却有好东西想要出售的人来说,等于是设立了一个无形的门槛。

当然,他也不得不佩服,人家马先生做事儿是很有一手的,能把私人博物馆办得风风光光,这可不是单凭吹牛的,人家是有真本事的。(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