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国太学在上京城西北侧,这里是一座占地面积极广的学宫,雄伟高大,碧瓦朱颜,美轮美奂。 十月十日,完颜晟在城西太学召集女真国名士高贤、通儒达人,要让华使李易见识女真国贤才,以礼部尚书赵秉文为首的大儒更是连夜翻阅典籍,准备与李易答辩。 辰时初,李易、朱向阳、萧狂、来亮在女真国礼部员外浪韩磊的陪同下进入太学讲堂,讲堂宽敞明亮,穹顶跨度极大,立十八根巨型木柱支撑,可容数百人讲学,女真五品以上的文官此时基本到齐,十余名太学博士率百名学子肃然端坐,等候皇帝完颜晟亲临。 正辰时,学宫雅吹击磬,完颜晟在丞相耶律大石、礼部尚书赵秉文、户部尚书韩庄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太学讲堂。完颜晟请李易为在座的女真国学子讲学,李易也不谦辞, 击磬三响,李易为女真太学生上课。女真太学的学生当然是汉人居多,其次就是女真人、契丹人,还有不少氐、羌的学生,胡汉混杂、良莠不齐,却能济济一堂学习,这一点倒真是符合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女真学子水平偏低,讲深了他们听不懂,李易就讲《论语》和《孟子》,深入浅出,阐述的儒家义理易懂而精到,不但诸学子听得入神,完颜晟、耶律大石等人也是频频点头,对李易的学识大为佩服。 讲完了课,这些汉族和胡族子弟依次上前,向李易请教学问,李易对答如流。 讲堂学术气氛极佳,完颜晟捻须微笑。 完颜晟问:“李使臣以为我女真学子学业如何?” 李易答:“还比较勤奋。” 完颜晟道:“我女真国学子确实很努力,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事例很常见。” 李易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不仅要刻苦,还要得法,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完颜晟听得出李易是很勉强地夸赞,便道:“李使臣是华国探花郎、想必四书五经研究极深,朕欲请李使臣与敝国文坛大儒交流,不知李使臣意下如何?” 李易心道:“我出使上京,自然要长我华国威风,今日且发少年狂。”躬身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李易可以一心二用,本就是个背书机器,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了三十年,要说比读书多,李易说第二,无人敢说第一。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白发苍苍的太学博士孔休明压抑着嘶哑低沉的嗓子道:“小子狂妄,目中无人,待老夫教训他明白什么是温良恭俭让!” 孔休明向完颜晟致意道:“陛下,既然李使臣自恃博学,要舌战我女真群儒,我等一一向李使臣领教。” 完颜晟目视李易,李易从容道:“女真国人杰地灵,在下从华国数千里远来,既为两国交好,也愿意向贵国大儒高贤请教。” 孔休明首先发难,问道:“敢问小李探花,四书五经之首为何?共多少个字?” 李易淡然一笑,原来重点是多少个字,答道:“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其中《周易》被誉为六经之首。共二十七万九千五百三十七字。” 太学博士莫仕仁点头赞许,又问:“《大学》之首章所言何意?” 李易徐徐道来:“《大学》之首章所言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乃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翰林学士韩昉倾服,遂请教:“《中庸》何为德?” 李易答:“《中庸》所言之德,乃中庸之道。即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秉持公正,此乃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大臣宗弼亦好奇问道:“《论语》所言仁义,何解?” 李易释疑:“仁义乃孔子思想之核心。仁,即爱人;义,即正义。仁义之道,在于推己及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李易暗暗摇头,女真国人学习汉文毕竟日短,问的问题都太简单了。 大儒们接连发问,都没难倒李易,大家搜索枯肠,准备再问,却听李易微笑道:“众位前辈口干舌燥乎?请少歇,也让在下问问呗。” 李易从大袖里抽出一物,右手微动,“唰”的一声,成扇状,轻轻摇动,意态闲适。众人观之,是一把小扇子,李易拿扇的样子说不出的风流倜傥。 李易缓缓问道:“《尚书》之中,舜帝命夔掌管音乐,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句何解?” 女真大儒们闻言,面露难色,无言以对。 李易微微一笑,再问:“《周礼》有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此句所涉礼仪,若按用途划分,可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礼,请问各位可知此五礼具体内容?” 韩昉、宗弼、莫仕仁等面面相觑,无力作答。 李易见他们答不上来,又追问道:“《诗经》之首篇《关雎》,其寓意何在?《礼记》所言‘五祀’,所指为何?《春秋》之微言大义,举例阐述之。” 女真学者纷纷汗颜,自知学问疏浅,难以应对李易的生僻提问。 孔休明恼羞成怒,道:“我女真国注重武道,不做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李易答道:“我观金朝兵强马壮,却屡屡侵华,以致华国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有伤天和。” 兵部尚书宇文虚中冷笑道:“小李探花此言差矣。自古弱肉强食,胜者为王。我女真国奋发图强,一统天下,何错之有?” 李易微微一笑:“此言谬矣。王者之师,应以仁义为本,而非暴力征服。穷兵黩武,势必激起民愤,难成大业。” 东路军元帅完颜宗翰反驳道:“我女真国乃天命所归,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小李探花莫做螳臂当车之事。” 李易朗声笑道:“此言差矣。天道无常,惟有仁德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金西路军元帅完颜亮怒道:“李使臣如此出言不逊,莫非欺我女真无人乎?” 李易从容应对:“吾乃诚心相劝,何出言不逊之有?两国和平相处,则国家安泰,百姓幸甚。” 完颜晟见状,不禁赞叹李易学识渊博,舌锋锐利,真乃人杰也。 李易神态从容、谈吐优雅,风仪学识让人心折,完颜晟忽然起念,若把李易留在上京,即便只作儒学博士用,那女真的儒学岂不是要大进一步? 完颜晟即以此事悄悄询问耶律大石,耶律大石笑道:“陛下可以言语试探其意,不过臣料想李易不肯留的。” 完颜晟目视李易,说道:“朕观李使臣是有抱负之人,而今我女真国兵强马壮,不日将席卷天下,那时李使臣可大显身身手,一展胸中抱负。” 李易神色不动,静听完颜晟说话,心道:“完颜晟想要让我留在女真啊,嘿,岂有此理!” 只听完颜晟续道:“朕爱李使臣之才,若李使臣肯留下,朕即委以四品太常卿之职,不知李使臣意下如何?” 虽然一下子连升五级,但是李易也不会答应,以父母在不远游为辞,完颜晟也就一笑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