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轮回:开挂?大佬只靠自己!> 第302章 302.关系大唐千秋伟业的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302.关系大唐千秋伟业的大(1 / 1)




大唐世界!
从轮回空间返回大唐世界的林洛起了个大早。
转身看了看懒洋洋的武惠妃,他嘴角微微一翘,拉起武惠妃一-起做了个早操。
三个时辰后,林洛洗漱完毕,来到华清宫的议事殿中。
昨晚他让杨思勖通知了几名大臣,让他们来华清宫议事。
大殿中,已经聚集了姚崇等一众朝中重臣。
“朕准备在大唐境内广开学堂。”
他看了看沉默的众人,继续道:“不仅仅在长安城内扩大太学、国子监的规模,还要在其他州、县城,包括边疆地区统统开设学堂。目标是要让大唐所有的百姓都能接受学堂的教育。”
几名朝中大臣都是一愣。
他们都是儒家出身,自古对教-育便极为重视,如今看到皇帝陛下这么重视学堂教-育,一-个个心中都非常喜悦。
“陛下如此重视儒学,真乃儒家之幸啊。”
姚崇一脸感慨。
自从汉武帝当年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官员大多都是儒家出身,如今身为百官之首的姚崇,对皇帝陛下这个决策那是无比的赞赏和欣慰。
旁边的其他几名官员也都纷纷附和,一顿马屁就拍了上去。
看着你一言我一语在那里高呼陛下圣明、大唐威武的官员,林洛一脸古怪。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开办儒学了?”
“这些学堂可不是拿来培养儒生的。”
“这”
姚崇等人瞬间傻眼。
学堂不都是教授儒学的吗?
不教儒学开办学堂干什么?
几人懵逼的看向林洛,等着林洛的下文。
“朕所立学堂,要分门别类,对不同对象分别教学!或者说要因材施教。”
“不知如何分门别类?”
有大臣不解的问道。
“大唐境内所有的州、府、县设置的学堂,首先是要教会学生识文断字,降低大唐百姓的文盲率。在学堂的教学方面,这些学堂的学生们不仅仅要学习儒学,还要懂得数学算法,弄懂历史地理,学习刀枪棍棒强身之术。”
“对学堂的学生们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林洛站起身来,环视四周众人:“不仅仅各府、州、县要设置学堂,各都护府以及今后大唐打下的疆域也不能落下。”
说道这-里,他话锋一转:“只不过这些地方的学堂所教授的东-西要改变一-下。”
“一学儒,二学佛,三学道,四学爱国大唐精-神,另外就是组织他们学一些其他有用的知识了!”
大唐的疆域主要分为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年间,全国共设了三百六十个州、府,下辖一千五百多个县。
除之之外,对于那些打下的疆土,如突厥、西域等地,大唐还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都护府,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汉胡杂居,有不少异族人。
林洛看了看若有所思的众人,继续道:“这些学堂主要是用来开启民智,教化百姓。”
听完林洛所讲的,姚崇皱了皱眉头:“陛下,儒学还好说,但道、佛又该怎么安排他们去那些边远地区啊,尤其是佛教中人。”
“这些佛教中人不是整天想着济世救民,普度众生嘛,给他们派任务,每个寺庙都要指定一定数量的僧人到各都护府去教化异族,若是有不愿意去的,或者阳奉阴违不好好完成任务的,以欺君之罪问处!”
“各都护府学堂的教材,朕已经列了个大纲,回头让太学的博士官们组织人手编撰教材,进行专门教-育。”
“每年都要定期对各都护府的学堂进行考察,确保学堂计划顺利实施。”
“敢问陛下,何人可上学堂?”
姚崇看了看林洛,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大唐境内,凡是年龄到了六岁的孩童,都要读这些学堂。此外,在各县还要建一定数量的百姓讲堂,只要愿意去学习的大唐百姓,都可以去学习。”
林洛笑了笑,为姚崇等人解释道:‘当然了,这么多的学堂,需要大量的夫子、师傅。虽然大唐境内有太学、有官学也有不少的儒生,但这些都不够。’
“为了建立一支与大唐境内学堂匹配的师傅队伍,要在各州、府等地建设一定数量的师范学堂,这些师范学堂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大量的师傅,培养大量合格的师傅!”
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位大臣,林洛继续道:“这些学堂毕业的学员,朝廷要为其建立名册,纳入朝廷官员管理。根据这些学堂学员的表现,可以给予一定的品级,对于在学堂教授学生表现优异,对大唐有贡献的,可以给予其爵位,封候也不是不可能!”
“嘶”
几名官员倒吸一口凉气,颇为震惊。
刚刚他们还在想着,这-种师范学堂很难办起-来,毕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儒生乃至所有其他读书人的愿望,若是一辈子埋头于学堂中,这些读书人肯定都不愿意的。
如今皇帝陛下要将这些学堂师傅纳入朝廷管理体系,这就相当于从官方认可了他们的身份,给了他们与大唐官员同级别的待遇。这绝对可以吸-引不少人加入其中。
林洛扫了一眼眼前的几人,这些人早就被他影响,忠心无二,他并不担心这几人反对。
当然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就是这个时代的儒生们,远不是后世的那些大-头巾儒生们可以媲美的。
如今这个时代,儒家还延续着儒皮法骨,融合百家传承。朝廷的那些儒生官员们可都是实打实的文武双全。
此外,这些学堂能推行下-去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如今的大唐有着完善的官学和私学体系。
在隋朝就已经创立的官学体系之-上,大唐对其进行了扩充,完善了各项制度。首先就是官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史料记载,唐朝鼎盛时期,光国子监里的学生人数就超过八千人以上。对于其各个附庸国派遣而来的留学生也是照单全收。
事实上,唐朝的国子监人数众多,内部的教-育体制和规定也是非常的严格。有细密而严格的教-育规章制度,比如规定时间里的学习、休息、假期、礼仪等都面面俱到。
国子监还有着非常完善的考勤制度,如果有无故旷课或者夜不归宿的学子会被专门的记录在案,这样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学子们的品德评分和升学进程。
除了国子监之外,各州设立的州学学府也同样有着严密完善的学习规章制度,只不过在师资力量和规模上可能会比国子监要小一些。但是在当时的世界史上,隋唐时期的教-育体系远远地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除了严密完善的官学体系之外,大唐对于私学的发展也是大力支持。除了一些涉及到政-治、军事或者行政机密之类的学术之外,唐朝对于其他的学术科别都呈-现出非常开放式的态度。比如律学、数学、算学等等,甚至于还有专门的兽医学、风水学、星相学等。
这些学说在民间是完全自由开放式的,并没有任何的禁-忌。学生们完成学业之后,只要通过官学体系举办的考试,那么就有可能进-入州学甚至是国子监进行深造。
所以,当林洛提出要教学堂的学生们算法、地理等等知识的时候,并没有一-个官员提出异议。
而且,这个时期的大唐,其私学体系是一种“全民教-育”的形式,很多家族内部就有着家风、家传、家学的传承。这-种家学文化并不仅仅只是贵族子弟才能够进行学习,一般只要有些条件的家庭都会让孩子多读一些书
因此在大唐,开放式的私学是官学存在的基础,承担着为官学源源不-断提升新血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社会开创性的允许女孩子进-入学堂求学。在唐代很多-女性都是有着一定的知识文化储备的,这也激发了唐朝开放、不拘一格式的社会风气。
“这件事-情由礼部负责,可以单独在礼部下设置教-育司,主推学堂的建设、师傅的培养与考察。”
“这件事-情给朕盯牢了,谁敢在这件事-情上搞事-情,严惩不贷!”
“遵旨!”
姚崇等人心中一凛,赶紧向林洛行礼。
整合官学、私学,建设学堂,培养师范学堂师傅等等这一系列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时间。
不过林洛并不着急,这关系到大唐的千秋伟业,他有的是时间推行这些事-情。
等到大唐百姓的综合素质提升起-来,到时候,即便林洛不用自己的强大修为干涉这个世界,大唐也足以屹立于整个世界之巅!

这个时代,大唐就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不仅仅有着数千万的人口,还有着超过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管理这样一-个国家,每天的事务多如牛毛,林洛可没有那么多功夫去理会这些海量的事务性工作。
定好了大方向,他就将朝中的绝大多数工作都交给姚崇等一众大臣去处理了。
反正里面主要的大臣都已经被他控制了,忠心的很,林洛也不需要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而且,这些大臣们的能力,早已经被后世历史验证过了。
虽然安排了这些大臣处理绝大多数的工作,但还是有一部分工作留下,需要林洛来处理。
鉴于此,他强化了秘书省的作用。
秘书省在古代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机构。从东汉后期设立秘书监起,到南北朝升为秘书省,金元时期再降为秘书监,至明初被撤销,其历史长达1200余年之久。
不过林洛对秘书省进行了改-革,一方面加强了秘书省的职权,让其不仅仅承担着原有的职责,还要处理那些交到林洛这-里的事务,并且要-求秘书省的人对这些事务分门别类整理并给出一定的政策意见。
另一方面,他加大了秘书省的人手。
大唐的秘书省原本的人员结构是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一人,从五品上。
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少监为之贰。武德四年的时候,将少令改为了少监。龙朔二年的时候,又改秘书省为兰台,监改名为太史,少监改名为侍郎,丞改名为大夫,秘书郎改名为兰台郎。
武则天时期,秘书省又换了名字,改为麟台。
整个秘书省有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熟纸匠十人,装潢匠十人,笔匠六人。秘书郎三人,从六品上。掌四部图籍。
林洛不仅仅将秘书省的官员级别全都提升了一-个等级,而且将原有的人手扩充了一辈。
此外,他对整个秘书省的人员进行了大换血。
原有的很多尸位素餐的人员被他替换掉,换成了年轻有才干却缺少资历的年轻人。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姚崇等官员推荐来的年轻俊杰,也有林洛根据历史上的人物提前招揽来的年轻人。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是平时观察感-觉有培养潜质的年轻英杰。
这个原本没什么人感兴趣的秘书省,自从林洛对其改制后,每天都有很多的年轻官员打探消息,想着进里面当一名秘书郎。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秘书省做事-情那是可以近距离接触皇帝的,而且可以耳提面命的接受皇帝陛下的指导,若是做的好的话,说不定哪天就能一飞冲天,得到重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