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577章 主相持道之乱政,秦国变辽国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7章 主相持道之乱政,秦国变辽国白(1 / 1)




晋国,司马道之掌权不久。
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一人身兼三州事务,几乎可以与之前的谢安、桓温相等,这让司马道之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
再有王皇后与琅琊王妃所出身的太原王氏的内部斗争,虽然因为谢氏衰落,致使王氏兴起。
但因为族中既无人才亦无事功,不足以制约皇权并维持政局的平衡,所以他们只得分别依附司马氏而贪图门户利益,这与此前的门阀政治格局已大不相同。
由此王皇后一系的王恭,依附于天子司马曜,而琅琊王妃一系的王忱、王国宝依附于司马道之。
正月
在王忱、袁悦之等群臣的上书下,司马曜拜司马道之为宰相,托之以朝政。
这让司马曜产生了极大地不满。
于是在中书令王恭的再三请求下,司马曜下令以它罪,诛杀了劝司马道之专权的袁悦之。
至此,皇帝与宰相之间的矛盾,被公开化。
三月
镇江陵的荆州刺史桓石民,与镇京口的青、兖二州刺史谯王司马恬,相继死去。
对长江上下游的争夺遂成为主相相持的焦点。
最终江陵、京口两藩分别为王忱和王恭所得。
五月
司马道子又以其同党庾楷为豫州刺史。
但不久,司马道之的党羽王忱病死于荆州刺史任上,激起了司马曜夺回荆州的努力,晋国政局又为之一变。
司马道之意图以王国宝继其弟王忱为荆州刺史。
但司马曜如何会如他所意,于是迅速采取行动,不经司马道子所控制的吏部铨选,以“中诏”的形势,任命心腹近臣晋陵太守殷仲堪为荆州刺史。
同月,司马曜又再次用“中诏”,任命郗恢代替乞骸骨的朱序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透过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司马曜在主相相持中占了上风。
就在司马曜踌躇满志,心中正欲铲除司马道之,完全收回皇帝权威时。
举止愈加无肆的他,被妃子张贵人在睡梦中活活捂死。
随后,张贵人谎称皇帝于睡梦中“魇崩”。
中书令王国宝深夜前来,叩打禁宫的大门,打算进去替皇帝撰写遗诏,却被王恭之弟侍中王爽阻止。
最终,以司马道之,以及其子司马元显为首的重臣,对张贵人不予追究。
六月
皇太子司马德宗即位。
不过司马德宗的智力残疾程度甚于晋惠帝,自然也不会追究父皇之死。
然此举终究纸包不住火。
七月
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联络荆州刺史殷仲堪,与掌握桓温一部分兵力的桓玄,起兵以乱政之罪名,讨伐王国宝。
三人推王恭为盟主。
不过殷仲堪、桓玄二人始终没有进行实质的军事行动,只是摇旗呐喊。
不久朝廷畏惧王恭兵势,杀王国宝、王绪以息事宁人,师出无名后,王恭亦只得罢兵。
九月
想要建立功勋的桓玄,上书请求朝廷让他任广州刺史。
而司马道之亦忌惮他,不想他继续盘踞荆州,于是下诏以他督交广二州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
不过受命后却不赴任,仍然留在江陵。
同月
司马道子听从司马尚之、司马休之的建议,多树外藩,不料却因削夺了豫州刺史庾楷的都督地区,而令其劝王恭再度举兵。
九月二十一日
王恭再次联结桓玄、殷仲堪、庾楷等举兵讨伐司马尚之兄弟,众人依旧奉王恭为盟主。
这次起兵不同上一次,桓玄、殷仲堪二人认为必定成功,所以对于出兵之事格外积极。
不仅桓玄决定当日就出兵东进,殷仲堪更分五千荆州兵给桓玄,紧随担任前锋的南郡相杨佺期顺江南下。
杨、桓二人到湓口时,亦为讨伐对象的江州刺史王愉逃奔临川,但被桓玄派兵追获。
及后虽然庾楷大败给司马尚之,前来投奔桓玄,但桓玄也于白石大败朝廷军队。
就在桓玄认为大事已定,王恭必定进入建康之时。
东边传来消息,王恭因麾下北府军刘牢之在战斗中,听从朝廷命令,倒戈而败亡。
本来桓玄、杨佺期二人已经进至石头城,很快能够兵临建康城下。
谁知刚刚背叛王恭的刘牢之率北府军入援京师,二人畏惧北府军的精锐,撤回蔡洲,继续与朝廷军对峙。
十月
司马道之以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意图让二人倒戈攻击殷仲堪,而贬殷仲堪就为广州刺史。
此举果然起了作用,使得桓、杨二人开始犹豫,不再听从殷仲堪的命令。
最终二人退兵,三人以桓玄为盟主,据势相结。
就在晋国陷入内乱时,北方二国也不约而同的出现争斗。
先是秦国。
苻坚因为晋、夏二国国内争斗纷乱,无力出兵的时机,遣兵夺取了襄阳。
可就在苻坚在前线督军,镇守洛阳的北海公苻重突然谋反。
好在其长史吕光忠于苻坚,使得符重之乱,灭杀在了萌芽之中。
但毕竟是宗亲兄弟,苻坚随后便以苻重谋反未遂,并未造成大的损失的理由,赦他返回府第。
不久又再度命苻重为镇北大将军,驻镇金城。
同年,又命唐公苻洛为征南大将军,镇守成都,并命其由襄阳循汉水西上上任。
然此举却拨动了苻洛头中那根紧绷的弦。
其实苻洛在立下灭亡凉的大功后,因为没有获得应有的奖赏,被封为将相重臣,反倒仍以其作为边境州牧,而深感不满。
如今怀疑命他到襄阳其实是苻坚杀他的阴谋。
加之麾下主簿平规的挑拨离间,于是决定叛变。
靖平十六年九月,仍旧还在秦州的苻洛,立即联络符重,约定一同起兵。
而且苻洛还派遣使者,联络前往氐人、羌人、鲜卑人等部落,希望他们可以协助自己,但各部落都明确表示忠于苻坚,不会伙同苻洛作乱。
虽然仅有符重的支持,但苻洛还是聚集起了七万大军,自冀县东向长安。
由于是关内作乱,没有潼关这种坚关天险为依靠,加之皇帝仍在关东,因此关中人民恐惧战乱,人心骚动,盗贼兴起。
此时还在襄阳的苻坚还想要试图劝降。
派出使者,以永封梁州的条件,请苻洛罢兵。
不出所料被拒绝,苻洛还声言要“还王咸阳,以承高祖之业”。
更反劝说若苻坚在潼关候驾,他会以他为上公,还爵东海王,将关东诸州郡交给他管理。
苻坚大怒,从襄阳出兵讨伐。
不过他并没有走潼关,而是由武关进入关中。
此时苻洛的大军被忠于苻坚的军队,挡在槐里。
双方在长安城西三十里处展开会战。
苻坚因为需要尽快赶到长安,所以丢下了大军,只带着三万轻兵昼夜不停,赶到。
加之长安留守的二万人,不过五万大军。
而苻洛、苻重的联军则有十万人。
好在长安武库中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让三万轻兵重新穿戴好甲胄后。
苻坚指挥着五万人,与苻洛军十万展开厮杀。
大战持续数月,苻洛仍旧没有击破苻坚军势,只是将苻坚击退了十余里。
靖平十七年
二月
襄阳的远征大军回到长安,苻坚回合后续大军共计十二万人,生擒苻洛并斩杀苻重,平定乱事。
事后,苻坚认为关东地区,因为连连战乱,地广人多。
于是决定从原居于三原、九嵕、武都、汧、雍的氐族人中分出十五万户,由各宗室统领分布于各方镇,如古时诸侯一般。
然强制迁徙的举动,让移居方镇的人们因为要与家人分别,都哀伤号哭,苻坚因此失去氐人民心。
这也是在防止宗亲再次依靠氐人作乱。
秦国宗室之乱告一段落,晋国桓玄之乱仍在持续,夏国对于盘踞辽东的叛军,也到了该出手的时刻。
靖平十六年三月,趁着秦晋两国无暇顾及大夏,加之连续两三年的恢复,国内的粮价终于平定下来。
外放镇讨的诸镇讨使,除了兼督幽辽二州军事的王猛,也都完成了使命,返回淇阳,交还了符节。
各地的粮仓重新盈满,白潜认为是时候该平定辽东的叛乱了。
三月十五日,白潜任命王猛为征北将军、假节、都督幽、辽、平三州诸军事,监朝鲜、高句丽、扶余诸国军事,领兵平定白潮之叛。
时隔三年,辽东的叛乱也有了新的变化。
早先白潮只是占据着平州诸郡,再有朝鲜兵的协助,不断想要攻破辽东防线。
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没多久,白潮将目光放到了朝鲜国身上。
先是命人杀害了朝鲜国王王德,凭借王妃白氏是白潮的女儿身份,立王德长子年仅十三岁的王震为朝鲜王。
并让自己的二子白才贞,以国舅的身份,成为摄政大臣,掌握一国军政大权。
靖平十四年十二月,白潮再次命人杀害王震,立王德最后一个儿子,年仅三岁的王忠为王,并在朝鲜国内,大肆杀戮忠于夏室、王室的忠臣、良将。
靖平十五年二月,王忠早夭,因为王室无子,所以在白潮的操作下,白王太后下诏,将朝鲜国主之位,禅让于辽王白潮。
至此,白潮一人身兼辽王、朝鲜王二职,并任命白才贞为汉国公,都督汉、庆、全、罗诸军事,负责朝鲜国军政。
任命长子白才元为平国公,与国相阳鉴同掌辽国军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